吳秀良(1772年—?年),字進之,號肖生,又名雲臺,號易庵[3][4]安徽滁州直隸州全椒縣人。

吳秀良
大清四川鄰水縣知縣
籍貫安徽省滁州直隸州全椒縣
字號字進之,號肖生
出身
  •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舉人
  • 嘉慶十年乙丑科會試明通榜
著作
  • 《環青山館詩鈔》吳秀良著[1]
  • 《復堂先生義莊義學書籍碑記》[2]

生平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民國九年〕《全椒縣志》卷十五
  2. ^ 〔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四
  3. ^ 「《送吳易庵之官入蜀》: 論交燕市已三年,馬骨千金各自憐。欲別已拚成墮雨,此行真似上青天。縱游萬里今方始,不薄卑官古有然。去去棧雲高極處,故人回首薊門煙。 魚鳧遠道趁星郵,千騎君應在上頭。問俗爭傳蜀檮杌,校書舊勘晉陽秋。重逢預想掀髯笑,薄宦其如叱馭愁。他日相期二千石,青山無恙古嘉州。 草草柴車算俶裝,即看岐路太蒼茫。登床未必無嚴武,置驛誰堪託鄭莊。何物純鈎知拂拭,有人長袖善低昂。與君一樣牽絲戲,鮑老郎當笑郭郎。」,查揆《篔谷詩鈔》
  4. ^ 「《送吳易庵之鄰水任二首》:點勘丹鉛世業同,君家久仰是宗工。緣攜琴鶴來江上,卻使雲霞入眼中。題詠競誇才子筆,結交猶見古人風。鳴騶此際花封去,一片瞳曨日正東。臥龍坡上綠雲團,莫向山城厭苦寒。地瘠方能成善治,名高端賴是貪官。文心本似軒轅鏡,世蹟還傳獬豸冠。須信蒲鞭堪化蜀,普天雨露聖恩寬。」,李寶曾,《崇川各家詩鈔彙存補遺》卷二十三
  5. ^ 『謄錄漢字……舉人。臣。吳秀良』。《高宗純皇帝實錄》
  6. ^ 『吳秀良。安徽直隸滁州全椒縣人。由乙卯科舉人。實錄館議敘。以知縣用。嘉慶十五年正月署』。光緒《岳池縣志》
  7. ^ 『城池……嘉慶……十八年。知縣吳秀良增修北炮台一座。西炮台一座。周圍各一丈二尺。中置鐵炮二尊。今如故。』;『營房堆卡在縣北城外。煙堆三座。營房三間。哨樓一座。縣吳秀良捐修』;『文廟在治東一里懷仁山下……十八年知縣吳秀良來涖茲土,進謁聖廟,見規模雖具,而瓦破垣頹,不無茂草之傷,慨然興歎曰:鄰邑諸凢強半完善,惟茲重廟何廼廢弛,余旣承之茲土,使不克事,事余滋戚也,於是躬先捐俸,並募合邑士民,大興土木更始攺修,經始於嘉慶二十一年,落成於嘉慶二十三年,計費若干緡,規模鴻廠,官室壯麗,絢綵奪目,而廟貌煥然一新矣。』。〔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一
  8. ^ 『查有議敘試用知縣吳秀良年四十一歲,安徽全椒縣舉人。挑充謄錄官。恭修高宗純皇帝實錄全書告成。議敘超等。籤掣四川以知縣試用……。嘉慶十七年十二月八日題覆四川鄰水縣知縣准以吳秀良署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登錄號:044192-001
  9. ^ 『事由:題報議敘試用知縣吳秀良,才具開展,辦事勤奮,以之題署順慶府鄰水縣知縣,吳鼎經臣奏調渠縣知縣,所遺員缺,實堪勝任,與例亦屬相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登錄號:109588-001
  10. ^ 『吳秀良。字肖生。安徽全椒人。舉人。嘉慶十八年任』。〔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11. ^ 『吳秀良。字肖生。安徽全椒人。乾隆甲寅舉人。嘉慶十八年任。慈惠廉明,愛民如子,待士如賓,善書法,訂有《初學舉隅》示士,邑人頌『政平刑清』,廣安士民頌『父母孔邇』匾,又捐貲修文武聖廟及銀鼎山亭閣、城西北隅炮臺,功甚偉,去任時萬民阻道,俱攜手泣別,陞成都知府。現任廣東高連(廉)道』。〔道光十五年〕《道光乙未增修鄰水縣志》
  12. ^ 「道光二年改直隸太平廳爲城口廳,分撥太平舊管十保內之七八九三保歸城口廳管轄,屬綏定府,城口廳同知係繁疲難題缺,吳秀良,安徽全椒人,乾隆乙卯舉人,於嘉慶二十四年署直隸太平廳,道光二年隨缺擢補城口廳,値新設之初,建置各衙署壇廟祠宇,培修營堡,興學校剏書院,設義學,革私派,諸多惠政,士民感戴,建遺愛祠,歷陞廣東高廉兵備道」,《城口廳志》卷十四職官八十七
  13. ^ 「是日,吏部將拏獲鄰境盜犯之四川城口廳同知吳秀良帶領引見,奉諭旨:吳秀良著賞加知府銜。」,《清宣宗起居注》卷三道光六年二月
  14. ^ 「家叔祖雲臺夫子名秀良,乾隆乙卯恩科舉人,乙丑會試明通,實錄舘謄錄官,內廷校錄,分發四川任岳池、鄰水等縣知縣,丙子戊寅四川鄉試同考官,署太平、雜谷等廳直隸同知,現任四川城口廳直隸理民同知」,《清代硃卷集成》吳金梁履歷
  15. ^ 「又奉諭旨:琦善奏揀員調補首郡要缺知府一摺,著照所請。四川成都府知府員缺,准其以恩成調補。所遺夔州府知府員缺,即以玉鈞補授。該部知道。又奉諭旨:琦善奏揀員升補要缺知府一摺,著照所請。四川寧遠府知府員缺,准其以吳秀良升補,照例併案送部引見。該部知道。又奉諭旨:琦善奏遴員調補要缺知縣一摺,著照所請。四川宜賓縣知縣員缺,准其以朱琦調補。該部知道。」,《清宣宗起居注》卷十六道光十年六月
  16. ^ 「是日,吏部將大計卓異,經四川總督琦善奏請升補寧遠府知府之城口廳同知吳秀良帶領引見,奉諭旨:吳秀良准其於同知任內卓異,加一級,俟寧遠府知府瞿鳳翺引見,准升建昌道後,所遺寧遠府知府,即以吳秀良升補。又將大計卓異,經四川總督琦善奏請升補邛州直隸州知州之崇慶州知州宣瑛帶領引見,奉諭旨:宣瑛准其於知州任內卓異加一級,升補邛州直隸州知州,所遺崇慶州知州員缺,准其將候補知州金朝覲補授。又將大計卓異之江西建昌府知府董斯福帶領引見,奉諭旨:董斯福准其卓異,加一級,仍註冊囘任候升。又將大計卓異之四川名山縣知縣汪百祿帶領引見,奉諭旨:汪百祿准其卓異,加一級,仍註冊囘任候升。又將大計卓異之四川渠縣知縣朱錫穀帶領引見,奉諭旨:朱錫穀准其卓異,加一級,仍註冊囘任候升。」,《清宣宗起居注》卷十九道光十年十二月
  17. ^ 『成都府。要缺。衝繁難……知府加一級。吳秀良。肖生。安徽全椒人。乙卯。十一年三月調』。[榮覲堂]《大清縉紳全書》道光十一年冬
  18. ^ 「又奉諭旨:琦善奏揀員升補邊缺道員一摺,著照所請。四川建昌道員缺,准其以文綸升補。又據另片奏,文綸所遺成都府知府員缺,可否以吳秀良補放等語。成都府知府員缺,准其以吳秀良調補。該部知道。」,《清宣宗起居注》卷二十道光十一年三月
  19. ^ 「又奉諭旨:廣東高廉道員缺,著吳秀良補授,所遺之缺,著該督揀員調補。其所遺之缺,著謝興嶢補授。」,《清宣宗起居注》卷三十二道光十三年八月
  20. ^ 「分巡高雷廉道駐高州府……吳秀良,安徽全椒舉人,十四年任」,[光緒]《高州府志》
  21. ^ 『吳秀良,字進之,號肖生,乾隆間舉人,充實錄館謄錄,爲某邸所賞識,延入記室,分發四川,任鄰水、岳池等縣知縣,署打箭鑪同知,苖夷雜處,最稱煩劇,秀良威惠並用,治理裕如,擢城口廳同知,署崇慶府知府,某邸用兵四川,秀良轉輸軍餉,以功擢成都府知府,歷任高廉兵備道卒』。[民國九年]《全椒縣志》卷十
  22. ^ 『雷神廟在清虛觀側,道光十八年巡道吳秀良修』。[光緒十四年]《茂名縣志》
  23. ^ 『新建雷神廟重修清虛觀碑記……欽命廣東分巡高廉等處兵備兼管水利驛務隨帶加五級記錄十次吳秀良沐手拜記。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季夏上澣轂旦立。』(碑原存南宮嶺清虛觀)。《廣東碑刻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第595頁
  24. ^ 「道光……吳秀良,安徽全椒人,十七年任」,[同治]《韶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