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音通常指嘴唇成阻形成的輔音。單純的唇音有雙唇音唇齒音,前者(如p、b、m等)的部位是雙唇,後者(如f、v等)的部位是上齒和下唇。舌尖和嘴唇成阻的輔音叫做舌唇音,但通常不被認為是唇音,因為主動發音部位是舌頭。

中國等韻學術語 編輯

在中國傳統等韻學中,唇音被分成重唇音輕唇音兩種,前者包括幫p、滂ph、竝b、明m四個聲母,也就是雙唇音,後者包括非f、敷fh、奉v、微ɱ四個聲母,也就是唇齒音。宋元韻圖把唇音重和唇音輕交互排列,這在韻圖門法中稱為「輕重交互」,原因是兩套聲母在中古漢語當中是互補的,唇音輕只出現在後原音的三等韻,而唇音重不再這個位置出現。敦煌出土的晚唐《守溫韻學殘卷》已經指出兩套聲母的區別(守溫套用端知類隔的術語把輕重交互也稱為「類隔」),但在《切韻》時代,輕唇音尚不存在,後世念唇齒音的字當時都念雙唇音。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Ladefoged, Peter;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ISBN 0-631-19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