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路斯環形山

西帕路斯環形山(Hippalus)是月球正面位於洪堡海東部的一座古老大隕坑殘跡,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公元一世紀希臘航海家「西帕路斯」(Hippalus),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帕路斯環形山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24.92°S
經度30.42°W
直徑57.36公里
深度2.45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30°
命名來源西帕路斯

描述 編輯

該隕坑周邊地貌特徵極為豐富,最鄰近的是西北被熔岩淹沒的小月坑-洛威隕石坑(Loewy)、北面靠近阿伽撒爾基德斯環形山、大隕坑布利奧環形山(Bullialdus)位於它的東北、東北偏東和東南偏東分別是是柯尼希隕石坑(König)和殘存的基斯隕石坑、而坎帕努斯環形山則坐落在東南方、南面和西南分立着小隕坑敦桑(Dunthorne)和更大的維泰洛隕石坑(Vitello)。此外,西帕路斯環形山東面瀕臨雲海,東南遙望墨卡托斷崖,阿伽撒爾基德斯月溪蜿蜒在北面,疫沼橫臥在它的南方,西南則是矗立在洪堡海中的開爾文岬,而西帕路斯月溪從北往南縱貫整個西帕路斯環形山。 [2]。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4°55′S 30°25′W / 24.92°S 30.42°W / -24.92; -30.42,直徑57.36公里[3],深度約2.45公里[4]

西帕路斯環形山已被熔岩淹沒,只剩坑壁露出月表之上,其中西南壁已消失,使該隕坑形同一處坐落於洪堡海邊沿的月灣。殘存的坑壁已受侵蝕和磨損,類似一圈低矮的環形山脈。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190米[1],內部容積約2748公里³[1]。碗狀的坑底被一條西帕路斯月溪的分支一分為二,該月溪從北往南延伸,略微偏西南,總長約為240公里。月溪東側坑底較西側更崎嶇,分佈有一些低矮的山脊;而南部區則坐落了一座衛星坑西帕路斯 A。

該隕坑的坑底在施羅特亮度表中的亮度等級為2½°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西帕路斯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93 區域圖
西帕路斯 緯度 經度 直徑
A 23.8° S 32.8° W 8 公里
B 25.1° S 30.1° W 5 公里
C 24.1° S 30.5° W 4 公里
D 23.6° S 31.9° W 24 公里
  • 衛星坑西帕路斯 B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5]及《內側壁坡帶有暗黑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6]

參引資料 編輯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