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基站(英語:Picocell,又譯作「皮基站[1]),通常是指微小型蜂窩基站,主要是為了解決特定區域的室內無線覆蓋問題,例如某一建築物內(辦公樓,購物中心,火車站,證券交易所等)。近年來,該技術也被應用於機艙內。

在無法良好獲取室外信號的室內,微微基站可擴大網絡覆蓋;在電話使用量極為密集的某一區域(如車站或體育場看台),微微基站就可用於增加無線網絡容量。其具有更高的處理能力,可以連接更多的同時活躍用戶,還具有更快的切換能力。[2]

總體來說,微微基站是利用更傳統的宏基站,為網絡難以到達或部署成本昂貴的區域增加覆蓋範圍和容量。

概況

編輯

在蜂窩無線網絡中(例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微微基站通常是一種成本輕,體積小(通常為一沓A4紙大小),與基站控制器(BSC)相連接的相當簡單的設備。多個微微基站的「頭」連接至每個基站控制器:BSC執行無線電資源的管理和切換,並進行數據聚合,以傳遞到移動交換中心(MSC)或網關GPRS支持節點(GGSN)。

微微基站和BSC之間的連接通常由室內布線組成。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初部署的系統使用E1/T1鏈路等的准同步數字體系(PDH)鏈路。而近年來多使用以太網電纜,飛機則使用衛星鏈路。

微微基站具有「小型基站」(類似於家庭基站)的許多優勢,因為其提高了移動用戶的數據吞吐量,並增加了流動網絡的容量。尤為突出的是,通過異構網絡將微微基站與宏基站進行集成,能夠實現無縫切換和移動數據容量的增加。

微微基站是智能基站(SmallCell)的四種產品形態之一。其餘三種包括:

  • 家庭基站(FemtoCell):主要用於家庭和企業環境中。
  • 微蜂窩基站(Microcell)英語Microcell:用於受限於佔地無法部署宏基站的市區或農村。
  • Metrocell:主要用於農村,或在城市熱點區域降低容量瓶頸。[3][4]

應用

編輯

在最新的現實應用中,人們已將這一概念發展為包含BSC和MSC的許多功能的主機,而非僅包含微微基站。這種形式的微微基站有時稱為「接入點基站」或「企業級小基站」。在這種情況下,該設備包含直接連接到互聯網所需的所有功能,而無需BSC或MSC基礎結構。這是一種潛在的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微微基站已應用於包括GSM,CDMA,UMTS和LTE在內的大多蜂窩技術。這些技術由ip.access、中興通信、華為、Airwalk等製造商提供。

覆蓋範圍

編輯

一般來說,微基站的範圍小於2公里,微微基站的範圍不超過200米,家庭基站的範圍約為10米。

微微基站的發射功率一般為0.1W~5W(-10dB~7dB)[5],可在100至200米範圍內同時支持200個用戶接入。[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甄清嵐. 一体化小基站宏微协同混合组网应用. 通信世界網. 
  2. ^ FUJITSU. High-Capacity Indoor Wireless Solutions: Picocell or Femtocell? (PDF). FUJITSU官網. [2020-12-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0-07). 
  3. ^ David Chambers. What is a metrocell?. Thinksmallcell.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4. ^ Anand S. Bhosle. Emerging Trends in Small-Cell Technology. ieeexplore.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5. ^ 利用Picocell来实现WCDMA的无缝覆盖. 華強電子網. [2020-12-08]. 
  6. ^ 中國工控網. 小型基站Pico-Cell应用详解. 中國工控網. [2020-12-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