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城隍廟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康熙年間修葺,創建斗姆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嘉慶三年、四年修葺。[1]原有正、後、左、右四殿,塑神鬼泥像數百,1933年無為人徐庭瑤軍長帶人砸毀廟中塑像,廟遂廢。1934年縣長戴端甫將城隍廟闢為民眾教育館。抗日戰爭期間曾為日偽縣政府。1948年前後被毀,原址後建為無為縣人民政府。[2][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嘉慶無爲州志·卷十》. 城隍廟:在州治東。明洪武四年建。國朝康熙間,道士陳兆吉募修殿宇,創建斗姥閣於殿西。乾隆四十四年,道士衛鴻緣募捐重修。嘉慶三年,州守顧浩捐修坊牌及前樓、中廳、兩廊。四年,修斗姥閣。每月朔望,各官詣廟拈香行禮,約正集耆老民人讀法。每年寒食、七月望、十月朔,有事厲壇,則迎神以祀,詳厲壇。祈禱晴雨,設壇於廟中。常《志》:舊勅封鑒察司民顯佑伯,加封靈佑侯,無特祀。春秋二仲上已日,合祀於山川壇。厲祭則迎神主之。凡有司新任,先齋戒宿廟中,陳牲告神祈禱。水旱災眚,先牒告,乃立壇位。 
  2. ^ 白啟寰編著. 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 安慶市楹聯學會, 無為縣楹聯學會. 1998: 723. 
  3. ^ 夏冬波,楊松水本卷主編; 巢湖文化研究會編著. 巢湖文化全书 军事文化卷. 東方出版社. 2010: 343. ISBN 7-5060-1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