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羊耳蒜

日月潭羊耳蒜學名Liparis hensoaensis),為台灣特有種蘭花,已滅絕。原本分佈於南投縣日月潭地區的拉魯島,海拔約750m左右。

日月潭羊耳蒜
絕滅(CSRL)[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屬: 羊耳蒜屬 Liparis
種:
日月潭羊耳蒜 L. hensoaensis
二名法
Liparis hensoaensis
異名
  • Cestichis hensoaensis (Kudô) Maek
  • Liparis nigra var. hensoaensis (Kudô) S. S. Ying

形態

編輯

假球莖卵形。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6-30公分,僅1-1.5公分寬。總狀花序頂生。上萼片及花瓣線形,長約九毫米,唇瓣卵狀橢圓形。

滅絕

編輯

明潭水庫建設後其棲地遭受嚴重破壞。目前已超過70年未有後續發現紀錄,可能已完全絕滅。在演替後期常可見浮島,最初發現的地點此生育環境中的草叢中,如今環境的變遷,已完全消失,並無再發現其蹤跡。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日月潭羊耳蒜.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 [2018年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月27日)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