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薿(韓語:이의)又李嶷(韓語:이억,?—?),字信之(신지)又原君(원군),號退隱(퇴은)、高麗王朝末期的文臣及將領。1388年高麗王朝遼東征伐出兵。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密議進攻遼東守門下侍中李成桂反對無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五月十一日甲申,江界元帥李薿和泥城元帥洪仁桂、先鋒入之遼東境、殺掠而還。後王禑之喜賜金頂兒·文綺絹。[1][2] 五月二十二一日,曹敏修、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合意後回軍。於是發動威化島回軍,回師松都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六月十九日,授密直司副使。[3][4]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二日,李成桂同右侍中裴克廉等脅迫恭愍王妃廢黜恭讓王。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在廢恭讓王為庶人後,松都壽昌宮即位。他官爵辭退及落鄕慶尙道豊基李成桂授官中樞院副使和賜改國原從功臣之號[5],他之拒絶。1393年中樞院副使李薿於全羅道點兵命[6],他之不取。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