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賽車(英語:Lego Racers是由高壓軟件英語High Voltage Software開發、樂高媒體發行的樂高競速電子遊戲[4][5]以虛構的「樂高國度」(Legoland)世界為背景,單人模式下加入各種小人偶角色參加由虛構賽車冠軍「火箭賽車手」(Rocket Racer)所打造的賽車比賽。玩家能操控一名小人偶,讓他們駕駛各種用樂高積木組成的賽車並與其他角色比賽。這些賽車和角色能以遊戲內解鎖的方式取得。玩家也能透過使用道具來阻礙對手。遊戲還支援多人模式,允許多名玩家互相競賽。

樂高賽車
  • Lego Racers
北美版任天堂64封面
類型競速
平台
開發商
發行商樂高媒體
總監凱瑞·J·加諾夫斯基(Kerry J. Ganofsky
製作人凱斯·蒙頓(Keith Morton
設計師凱瑞·J·加諾夫斯基
程式
  • 史葛·科利(Scott Corley
  • 德懷特·呂切爾(Dwight Luetscher
美術卡里·彭澤克(Cary Penczek
音樂艾力·諾夫星(Eric Nofsinger
模式單人多人
發行日Windows
  • 北美:1999年7月31日
  • 歐洲:1999年7月31日[1]
PlayStation
  • 歐洲:1999年9月[2]
  • 北美:1999年12年17日[3]
任天堂64
  • 北美:1999年10月22日[3]
  • 歐洲:1999年12月1日[1]
Game Boy Color
  • 歐洲:2000年12月29日
  • 北美:2001年1月18日[3]

遊戲最初由高壓創始人凱瑞·J·加諾夫斯基(Kerry J. Ganofsky)構思,在樂高媒體的批准下開始製作,樂高集團提供的創意專業知識協助了開發。遊戲於1999年以Microsoft Windows版首度發售[6]。媒體對其評價褒貶不一,在遊戲的圖形、建構系統、駕駛體驗和其他設計方面意見分歧。由Attention to Detail英語Attention to Detail開發的兩部續集——《樂高賽車2英語Lego Racers 2》和《樂高瘋狂賽車英語Drome Racers》,分別於2001年和2002年發售。

開發

編輯

《樂高賽車》的概念最初由高壓軟件英語High Voltage Software創始人凱瑞·J·加諾夫斯基(Kerry J. Ganofsky)構思,其想法是讓玩家能夠使用樂高積木構築和賽車。經過一年的開發,樂高媒體聘請了加諾夫斯基的公司開始投入製作。在遊戲製作過程中,樂高集團也派遣創意部門的人手來與高壓合作。[7]

來自不同樂高系列的大量角色模型、文檔和圖片被發送給開發人員,他們最終選擇在遊戲中採用城堡、太空、冒險家和海盜主題。高壓軟件從這些主題中選擇了他們最喜歡的角色,並為角色們設定了人物設計,以「捕捉每位角色的情緒」。某些角色將扮演頭目,而其他角色則被歸於能力較普通的角色。[7]開發人員還創造了兩名原創角色——火箭賽車手(Rocket Racer)和伏特薇若妮卡(Veronica Voltage[6]

高壓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設計積木賽車的建構機制[6]。遊戲的首席程式設計師德懷特·呂切爾(Dwight Luetscher)創建了一個公式,遊戲設計師使用該公式在遊戲中創建單塊樂高零件。開發人員從數百個樂高零件中挑選出玩家可用的樂高積木,以美學作為首要選擇,然後分析它們是否適合呂切爾的公式。開發人員選擇還透過在底盤上放置多少磚來影響玩家賽車性能,例如操控度、加速和最高速度,這些對於該遊戲的主年齡客群而言易於理解。[8]

因遊戲中有大量樂高積木和零件,開發人員還創建了自定義網格代碼,每輛車都具有實體網格,方便玩家將幾何體零件「焊接」到位並美化車輛的外觀。遊戲中的每個元素,包括積木和角色塊各別具有不同的級別的細節層次,用於選單畫面和過場動畫的建模能讓玩家能近距離觀察,所以就得具備更高級別的建模水準。[8]開發人員曾計劃了損壞系統,在碰撞時磚塊會從車輛上脫落,但這帶來了「過多問題而無法實現」[9]。《樂高賽車》在1999年E3上公開並開放遊玩[10]

遊戲內容

編輯

賽道

編輯
電路1及4
  • 帝國大獎賽
  • 黑暗森林沖刺
  • 岩漿月球馬拉松
  • 沙漠冒險賽道
電路2及5
  • 部落島步道
  • 皇家騎士賽道
  • 冰星球之路
  • 亞馬遜冒險巷
電路3及6
  • 夢魘阿松
  • 海盜骷髏通行證
  • 冒險神廟步道
  • 外星人拉力賽小行星
電路7
  • 火箭賽車跑

道具

編輯
功能

積木
種類 基本功率 一塊積木磚 兩塊積木磚 三塊積木磚
紅色積木 攻擊 砲彈 抓鈎 閃電魔杖 3制導火箭
黃色積木 陷阱 浮油 一桶火藥 磁力陷阱 木乃伊的詛咒
藍色積木 盾牌 5秒護盾(藍色) 6秒盾(綠色) 8秒盾(黃色) 10秒盾(紅色)
綠色積木 渦輪 渦輪增壓 額外渦輪增壓 飛行渦輪增壓 曲速渦輪增壓

反響

編輯

雖然評價好壞參半,但遊戲在商業表現上取得成功,成為早期暢銷的樂高電子遊戲[11][12]。《樂高賽車》在任天堂64上的銷量並不亮眼,部分歸因於該遊戲機在1990年代末期逐漸失去影響力[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LEGO Racers. GamerInfo.net.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2. ^ Bradley, Steve. Preplay: Lego Racers. Official UK PlayStation Magazine. No. 49 (Future Publishing). September 1999: 64–65 [2021-07-15]. 
  3. ^ 3.0 3.1 3.2 LEGO Racers Releases. MobyGames.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7). 
  4. ^ Staff. Shipping: LEGO Racers.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1999-08-21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11-01). 
  5. ^ Staff. Lego Racers. IGN. 1999-08-03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5). 
  6. ^ 6.0 6.1 6.2 White, Adam. A Look At LEGO…. Racers. BricksFanz. 2018-08-27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8). 
  7. ^ 7.0 7.1 Staff. Developer Journal: Lego Racers. IGN. 1999-05-25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8. ^ 8.0 8.1 Staff. If you build it.... IGN. 1999-08-20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9. ^ Muldoon, Moira. LEGO Racers Preview.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1999-05-03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10. ^ Staff. Lego Media's E3 Lineup. IGN. 1999-05-12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11. ^ P., Nikita. BEST SELLING LEGO VIDEO GAMES OF ALL TIME. Game of Bricks. 2020-05-17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8). 
  12. ^ Hou, Phillip. Why LEGO Racers Needs Another Sequel. CBR.com英語Comic Book Resources. 2020-07-05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13. ^ Wilcott, Aaron. Lego Racers. Micro-64. 2012-04-22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