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27°39′N 117°57′E / 27.650°N 117.950°E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中部,行政區域屬武夷街道和星村鎮,設立於1979年,1982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是「武夷山」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少數以觀光成功拉動低排放經濟的城市。
武夷山不是一座獨立的山峰,而是一片低山丘陵,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發源於黃崗山的九曲溪由西向東,歷九曲十八彎,橫貫這一地區,自古即以「丹山碧水」著稱於世,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早在青銅時代,這裏就是閩越先民的活動地帶,至今還保存有武夷山崖墓群。西漢時期,漢武帝就曾派遣使者在大王峰南麓設壇祭祀山神武夷君,武夷山由此而得名。唐玄宗天寶年間封武夷山為「天下名山」。唐末五代時把武夷山列為天下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升真元化之天」。南宋時期,朱熹在五曲隱屏峰下設武夷精舍,講學數十年,將理學發揚光大。宋代遇林亭一帶是建窯的主要生產地之一,現在仍存有遇林亭窯址。元代在四曲一帶設有御茶園,進貢武夷岩茶,至近代,大紅袍更成為茶中極品。
武夷山古時即被人們稱其具備「三三六六」之勝,三三得九,即九曲溪;六六三十六,指三十六座奇峰。另外還有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一百零八景等稱謂。現代的風景名勝區共分為六大景區:九曲溪景區、武夷宮-大王峰景區、雲窩-天游景區、虎嘯岩-一線天景區、水簾洞-大紅袍景區、遇林亭-蓮花峰景區。[2]
自1979年建制至2008年,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430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191.1萬人次。[3]2011年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接待中外遊客711萬人次,並以旅遊總收入122.6億元列全國5A旅遊景區第一位。[4]
2019年5月18日起,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實行實名制購票。[5]
九曲溪景區
編輯九曲溪發源於黃崗山南麓,全長62.8千米,流域面積534平方千米。自星村由西向東,歷九曲十八彎,橫貫景區,在武夷宮附近匯入崇陽溪。古人遊覽九曲溪,多從武夷宮逆流而上,以武夷宮附近記為一曲,玉女峰下為二曲,直至星村為九曲。從星村至武夷宮,長約9.5千米,直線距離僅5千米,曲率達1.9[6]。沿途水清見底,山回溪轉,移舟換景,是武夷山的精華所在。以朱熹的《九曲棹歌》為代表,歷代文人對九曲溪歌詠不斷。
由九曲順流而下,沿途可見的景點有:[7]
- 九曲(星村—嶂岩):白雲岩、三教峰、磨盤石等
- 八曲(嶂岩—芙蓉灘):煙際岩、雙乳峰、鼓樓岩、涵翠岩、紫芝峰、象鼻岩、駱駝峰等
- 七曲(芙蓉灘—獺控灘):北廊岩、天壺峰、三層峰、鑄錢岩、東華岩、猴藏岩、城高岩、太姥岩等
- 六曲(獺控灘—老鴉灘):響聲岩、梧岩、曬布岩、天游峰、隱屏峰等
- 五曲(老鴉灘—古錐灘):更衣台、天柱峰、晚對峰、仙跡岩、丹爐岩、茶灶石等
- 四曲(古錐灘—雷磕灘):玉華峰、金谷岩、希真岩、小九曲、題詩岩、大藏峰、臥龍潭等
- 三曲(雷磕灘—水樂灘):小藏峰、宴仙岩、仙釣台、車錢岩、升日峰、上升峰、仙遊岩等
- 二曲(水樂灘—浴香潭):仙館岩、仙榜岩、玉女峰、妝鏡台等
- 一曲(浴香潭—武夷宮):鐵板嶂、儒巾石、水光石、月岩、大王峰、幔亭峰、獅子峰等
武夷宮—大王峰景區
編輯武夷宮始建於唐天寶年間,稱天寶殿。五代閩王王審知改稱武夷觀,祀武夷君。南唐改稱會仙觀。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改稱沖佑觀,時為全國九大道觀之一。元明清諸朝先後稱萬年宮、武夷宮。[8]
大王峰為武夷三十六名峰之首,上大下小,陡峭異常。據說此處為古時閩越先民酋長安放船棺之地,故而得名。[9]
雲窩—天游景區
編輯雲窩-天游景區在九曲溪中段(五曲、六曲)北岸,有隱屏峰、雲窩、天游峰、桃源洞等景點,與九曲溪景區同列為兩大遊客最多的景區。[10]
雲窩在隱屏峰、天游峰及九曲溪三者之間,因清晨常有雲霧瀰漫,故而得名。北宋游酢在此築舍,名為水雲寮。北宋鄉賢江贄又在此築叔圭精舍。明代兵部侍郎陳省罷官後在叔圭精舍遺址上築幼溪草廬,並留下大量摩崖石刻。[11]
隱屏峰是武夷三十六峰之一,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峰南建武夷精舍,2000年重建。劉子羽神道碑現已移入武夷精舍保存。[12]
天游峰和仙掌峰俱為武夷三十六峰之一,兩者連為一體,頂部以胡麻澗相隔。胡麻澗保存有三十多方歷代摩崖石刻。[13]
桃源洞又稱小桃源,由九曲溪六曲北岸經松鼠澗北行,至豁然開朗的谷地即為桃源洞。谷內有20世紀90年代重建的開源堂道觀和高16米的老子造像。[14]
桃源洞有小路通往三仰峰。三仰峰為武夷三十六峰之一,是風景名勝區內的最高峰,海拔717.7米。[15]
虎嘯岩—一線天景區
編輯虎嘯岩和一線天景區在風景名勝區南部,古時多由二曲上岸進入虎嘯岩,再到一線天,今有景區公路可直達兩地。虎嘯岩為武夷三十六名峰之一,四壁陡峭。山南有天成禪寺。[16]
靈岩為武夷三十六名峰之一,岩腹有三個岩洞:靈洞、伏羲洞、風洞,三洞有一條巨大的岩罅相通,長178米,最狹處僅0.3米,故稱「一線天」。[17]
水簾洞—大紅袍景區
編輯水簾洞和大紅袍景區在風景名勝區北部。水簾洞是一塊巨大的內凹形岩壁,岩頂有瀑布飛流而下,岩壁內凹處有木構三賢祠,祀劉子翬、劉甫和朱熹三人。[18]
九龍窠是一條東西向的深長峽谷,武夷岩茶名品大紅袍的原生地就在九龍窠內。大紅袍名叢共有六株,生長在岩壁上。九龍窠峽谷北側高地上有天心永樂禪寺,已被列為武夷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從水簾洞經章堂澗、慧苑寺、鷹嘴岩、流香澗可到達九龍窠。章堂澗南側有丹霞嶂,為武夷三十六峰之一,山腰處有岩洞,洞內有清代崖居遺構,俗稱「天車架」[19]。丹霞嶂崖居已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鷹嘴岩亦為武夷三十六峰之一,岩頂斜尖,酷似鷹嘴,故而得名。慧苑寺也是武夷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
水簾洞
-
大紅袍名叢
遇林亭—蓮花峰景區
編輯遇林亭-蓮花峰景區在風景名勝區的西北部,主要有遇林亭窯址、白岩崖墓、蓮花峰、佛應岩、佛國岩、彌陀岩、龍峰、碧石岩等景點。[20]
參考文獻
編輯- ^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方志出版社. 2004: 127. ISBN 7-80192-188-7.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27.
- ^ 許雪毅.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建制30年接待游客逾2400万人次. 新華網.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熊慎端. 武夷山去年旅游总收入破120亿列全国5A景区之首. 中國新聞網.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孫勁貞 , 編. 提醒!今起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实行实名制购票. 東南網. 武夷微發佈. 2019-05-18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28.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28–145.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47.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53.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58.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59–160.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37.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67.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68–169.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69.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71.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73.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75–176.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77.
- ^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 : 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