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本公司

德国公司

法本公司(德語:I.G. Farben AG),全稱「染料工業利益集團」(Interessen-Gemeinschaft Farbenindustrie AG),德國化工及製藥綜合企業,1925年由若干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即有緊密合作關係的大型化工公司合併組成。全盛時期的法本為全歐洲最大的企業及世界最大的化工和製藥企業[1]

法本工業集團
I.G. Farbenindustrie AG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ISINDE0005759070在維基數據編輯
公司前身巴斯夫拜耳霍斯特英語Hoechst AG愛克發、格里斯海姆電子、韋勒特爾梅爾
公司結局清算
後繼機構愛克發巴斯夫拜耳賽諾菲
成立1925年12月2日
結束1952年(清算開始)
2012年10月31日(清算完結)
總部美茵河畔法蘭克福
產業化學工業
IG Farben headquarters in Frankfurt am Main
位於美茵河畔法蘭克福法本公司總部,現為法蘭克福大學所使用

法本公司的科學家為化工和製藥工業的各個領域均作出了顯著的貢獻。其科學家發現了首類抗生素,革命性革新了醫學研究並「開啟了醫藥的新時代」[1]奧托·拜耳英語Otto Bayer於1937年發現了合成聚氨酯的聚加成反應。多名法本公司的研究人員曾獲諾貝爾獎,如1931年的卡爾·博施腓特烈·貝吉烏斯(化學獎:「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1939年的格哈德·多馬克(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百浪多息的抗菌效果」)及1950年的庫爾特·阿爾德(化學獎:「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

該公司在20世紀20年代與德國人民黨有所聯繫,並因此被納粹黨指責為「國際性資本主義猶太公司」。十年後,它成為了納粹黨的主要贊助者,並在1933年納粹黨奪權後成為其重要政府承包商。為德國的戰爭努力提供了重要物資,在整個十年,法本公司清洗了其猶太僱員,其餘猶太員工於1938年離開。該公司在1940年代被稱為「第三帝國中最臭名昭著的德國工業公司」。1951年法本公司被拆分為其原先四家最大的構成企業,他們仍然位居世界最大的化工和醫藥企業。現今其繼承企業為愛克發巴斯夫拜耳賽諾菲

創始成員 編輯

 
1926年法本公司的監事會,有亞瑟·馮·溫伯格、卡爾·梅拿、埃德蒙·特米爾、阿道夫·豪瑟、法蘭斯·奧本海姆、狄奧多·普列寧格、恩斯特·馮·西姆森、瓦爾特·馮·拉斯、威廉·卡勒、卡爾·博施卡爾·馮·韋恩堡卡爾·杜伊斯堡,其中4人為猶太人

法本公司創建於1925年12月25日,它是由6家公司合併而成的:[2]

歷史 編輯

法本公司的前身 編輯

在20世紀初德國化學工業在世界合成染料市場佔據主導地位。BASF、拜耳和赫斯特公司作為三家規模較大的公司擁有幾百種不同的染料產品,與之一道的還有愛克發·吉華集團、卡塞拉、卡勒化學工廠、格里斯海姆電子化學工廠和韋勒化學工廠這五家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韋勒化學工廠主營高品質的特種染料。1913年這八家企業的染料產量佔據了全世界供應量的90%,其中它們80%的染料產品銷往海外。[3]三家主要企業已對產業鏈上游基本原料的生產做了整合併開始將業務擴展到諸如藥物攝影膠片、農用化學品和電化學產品等其他領域。與其他的工業領域不同,這些德國化工企業的最高決策權握在職業經理人手中,而企業創始人和他們的家族對此的影響力有限。因此經濟歷史學家阿佛烈·杜邦·錢德勒將這些德國的染料企業稱為「世界上第一批真正的管理工業企業」。[4]

 
巴斯夫於1890年的靛藍生產

隨着全球合成染料和一些其他化工產品市場被德國企業主導,這些德國公司為爭奪市場份額開始展開激烈競爭。雖然有過成立卡特爾的嘗試,但成立的卡特爾僅維持了幾年。其他人則提議形成利潤分享安排機制或利益集團。[5]與此相反,拜耳的主席卡爾·杜伊斯貝格主張合併。在1903年春前往美國遊歷期間,他拜訪了諸如標準石油美國鋼鐵公司、國際紙業和美鋁這幾家美國的大型托拉斯[6]。1904年回到德國後他在與赫斯特公司高級經理古斯塔夫·馮·布呂寧的備忘錄中提出進行一次染料和藥品生產商的全國性合併。[7] 赫斯特和一些藥品公司拒絕加入,而是在1904年通過與卡塞拉公司相互持股結盟。這促使杜伊斯貝格和BASF的主席海因里希·馮·布倫克加速了之間的談判。1904年10月拜耳、BASF和愛克發·吉華公司三者間結成利益集團,這種商業合作的方式避免了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共同分享技術成果,與當時流行於美國的托拉斯相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加強對化學工業的軍事指導,在德國政府授意下,另5家利用煤焦油製造合成染料的公司於1916年參加了這一利益集團,它們是:

  • 卡塞拉公司/Cassella(Leopold Cassella & Co., GmbH, Frankfurt)
  • 格里斯海姆電子化學工廠/Chem. Fabrik Griesheim-Elektron, Griesheim
  • 韋勒化學工廠/Chem. Fabriken vorm. Weiler ter Meer, Uerdingen
  • 赫斯特公司/Hoechst(Farbwerke vorm. Meister, Lucius u. Brüning, Höchst a. Main)
  • 卡勒公司/Kalle(Kalle & Co. AG, Wiesbaden-Biebrich)

該集團內的各家公司都保持獨立的地位,其股票單獨交易,各自結算利潤,但統一調配生產原料,壟斷了德國的化學工業市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化學家卡爾·博施費立茲·哈伯發現了利用氮氣製造的方法,大量製造炸藥原料硝酸鉀,其研究人員還研製出毒氣。

法本公司的成立 編輯

1925年8月,在博施的提議下,8家公司正式組成了法本公司,即「染料工業利益集團」,博施擔任董事會主席,購買了利用煤炭氫化法製造人工合成燃料的專利。1926年,法本公司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建造了第一家人工合成燃料工廠。1926年,法本公司有14億帝國馬克的市值和10萬人的勞動力,其中有2.6%是受過大學教育,18.2%是受薪的專業人士,和79.2%的工人。巴斯夫是名義上的倖存者;股份全部為巴斯夫的股票交換。

法本公司大樓於1931年完成,它是設在德國美茵河畔法蘭克福集團企業的總部。

1938年,該公司有218000名員工[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編輯

在納粹德國制定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和入侵波蘭計劃的過程中法本公司與納粹政權密切配合,向納粹指明哪些佔領區的化學工廠應予保留並移交給法本公司。

1941年,美國對德國宣戰後,因法本公司和當時的德國納粹政府關係密切,所以美國政府沒收法本公司的附屬企業在美國的資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編輯

二戰後,法本公司被盟國勒令解散,並於1952年清算,拆分為10家公司。

產品 編輯

法本公司的產品包括合成染料丁腈橡膠聚氨酯百浪多息、氯喹和齊克隆B等。沙林也是由法本公司首次發現的。

法本公司的化學家在化學研究的多個領域做出過基礎性的貢獻。1937年奧托·拜爾發現了通過加成聚合合成聚氨酯。包括卡爾·博施腓特烈·貝吉烏斯格哈德·多馬克庫爾特·阿爾德在內的多位法本公司的化學家曾被授予諾貝爾獎

參閱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Thomas Hager, The Demon under the Microscope, p. 74, Harmony Books, 2006, ISBN 1-4000-8214-5
  2. ^ Tammen 1978,第195頁
  3. ^ Aftalion 1991,第104頁, Chandler 2004,第475頁
  4. ^ Chandler 2004,第474–485頁
  5. ^ Chandler 2004,第479頁
  6. ^ Beer 1981,第124–125頁
  7. ^ Duisberg, Carl, Denkschrift über die Vereinigung der deutschen Farbenfabriken Abhandlungen, Vorträge und Reden aus den Jahren 1882–1921, Berlin: 343–369 (德語) 
  8. ^ Fiedler, Martin, Die 100 größten Unternehmen in Deutschland – nach der Zahl ihrer Beschäftigten – 1907, 1938, 1973 und 1995, Zeitschrift für Unternehmensgeschichte (Munich: Verlag C.H. Beck), 1999, 1: 32–66 (德語) 

參考書目 編輯

  • Aftalion, Fred; Otto Theodor Benfey,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Industry,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1, ISBN 0-8122-8207-8 (英語) 
  • Beer, John Joseph, The Emergence of the German Dye Industry, Manchester, NH: Ayer Company Publishers, 1981, ISBN 0-405-13835-0 (英語) 
  • Borkin, Joseph, The Crime and Punishment of I.G. Farben, New York, London: The Free Press,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78, ISBN 0-02-904630-0 (英語) 
  • Borkin, Joseph, Die unheilige Allianz der IG Farben. Eine Interessengemeinschaft im Dritten Reich, Frankfurt am Main: Campus Verlag, 1990, ISBN 3-593-34251-0 (德語) 
  • Chandler, Alfred DuPont, 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674-78995-4 (英語) 
  • Dubois, Jr., Josiah E., The Devil's Chemists, Boston, United States: The Beacon Press, 1952, ASIN B000ENNDV6 (英語) 
  • Hayes, Peter, Industry and Ideology IG Farben in the Nazi Era,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521-32948-5 (英語) 
  • Jeffreys, Diarmuid, Hell's Cartel-IG Farben and the making of Hitlers War Machine,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8, ISBN 978-0-8050-9143-4 (英語) 
  • Plumpe, Gottfried, Die I.G. Farbenindustrie AG: Wirtschaft, Technik und Politik 1904–1945 Schriften zur Wirtschafts- und Sozialgeschichte, Berlin: Duncker & Humblot, 1990, ISBN 3-428-06892-0 (德語) 
  • Tammen, Helmuth, Die I.G. Farbenindustrie Aktiengesellschaft (1925-1933): Ein Chemiekonzern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Berlin: H. Tammen, 1978, ISBN 3-88344-001-9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