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宿國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都城溫宿城[1](故址在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縣)。轄有今新疆烏什縣、阿合奇縣等縣一帶。

溫宿國建都溫宿城。最高首領為王,下設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左右騎君、譯長各二人,「戶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勝兵千五百人」[1]漢朝時溫宿國土地、物類與鄯善諸國同[1],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並多到鄰近國家耕種土地。

初被匈奴僮僕都尉所役屬,漢武帝開通西域以後臣屬漢朝,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歸屬西域都護府。其地東距長安城八千三百五十里,東至西域都護府(治烏壘城,今新疆輪台縣東)二千三百八十里。地處塔里木盆地之北,當早期絲綢之路中段北道,為漢通西域北道必經之地。從溫宿國向北有小道,過天山可到烏孫國的王都赤谷城(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伊什提克)。

王莽時,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市)國王丞殺其王而吞併溫宿國。東漢延光三年(124年)屬西域長史東晉時依附獪胡,派遣兵馬與之共抗呂光以救龜茲(今新疆庫車縣)。三國南北朝時附屬龜茲[2]北魏時其地盡歸龜茲。唐太宗貞觀年間,阿史那社爾平龜茲,以其地置溫肅州,又名於祝,隸屬於龜茲都督府。元朝作倭赤,或烏赤。清朝烏什直隸廳治。清德宗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原來姑墨國故地築溫宿城,即今新疆溫宿縣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