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甲板護衛艦
蓋甲板護衛艦(德語:Gedeckte Korvette)是從1858年至1884年在普魯士海軍暨德意志帝國海軍中正式使用的一種軍艦類別,定位介乎於較小的平甲板護衛艦和較大的鐵甲護衛艦之間。蓋甲板護衛艦是全帆裝、無裝甲和由螺杆傳動的蒸汽船,因此也被稱為螺杆傳動護衛艦。其帆索使它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航行而不必依賴蒸汽推進。後者通常很少使用,例如僅用於港口系泊、無風環境或戰鬥之中。
分類
編輯在19世紀早期的術語中,護衛艦與巡防艦的區別在於,護衛艦僅設一層炮甲板,而巡防艦則有兩層。然而對帆裝蒸汽船而言,這一類別特徵變得模糊。在普魯士海軍海軍,「巡防艦」稱謂僅用於沒有蒸汽推進的木質帆船。然而,自1855年引進蒸汽推進系統以來,這些帆船被認為不再適合作戰用途,因此在新式蒸汽船的分類中不再發揮作用。
更現代的無裝甲蒸汽動力艦型被指定為「蓋甲板」或「平甲板護衛艦」。蓋甲板護衛艦與平甲板護衛艦的區別在於,前者的炮甲板被一層上甲板所完全覆蓋,從而受到保護;而平甲板護衛艦的大炮則是敞開式置於上甲板中。除了炮甲板,蓋甲板護衛艦還配備可旋轉安裝在艦艏和艦艉上甲板中的獵炮。就尺寸和武器裝備而言,它們與當時仍然可用的風帆護衛艦幾乎沒有不同。相較於(同樣以蒸汽推進的)鐵甲艦,蓋甲板護衛艦更小巧、更輕便,因為它們只有炮甲板而不具備裝甲。
1884年,蓋甲板護衛艦被重新分類為「巡洋巡防艦」,這意味着「巡防艦」的類別又再次獲得採納;而用於替代平甲板護衛艦的相應類別則是「巡洋護衛艦」。
歷史
編輯發展
編輯在19世紀,造船業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就動力而言,風帆逐漸被蒸汽推進所取代;在船體結構方面,原本的木質結構先是被複合結構(鐵加木材)所取代,後來又由鑄鐵和鋼材取代。這一發展始於民用領域。直到後來,軍方才採用新的推進類型和船體設計。於是在19世紀下半葉的造船業過渡時期,蓋甲板護衛艦應運而生。
1840年,第一艘螺杆傳動軍艦在美國問世。法國自1842年開始建造螺杆軍艦,英國則從1843年開始試驗螺杆軍艦的原型。德國的第一艘螺杆軍艦是由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海軍訂購、於1849入役的炮艦馮·德·坦恩號,它被用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為爭取從丹麥獨立的戰爭中。
在普魯士於1853年制定的艦隊規劃中,設想建造三艘配備40門炮的螺杆巡防艦和六艘配備24門炮的螺杆護衛艦。1855年普魯士海軍向英國購買了風帆巡防艦忒提斯號,該艦建於1844年至1846年,被視為出色的帆船。它被用作建造普魯士首個蓋甲板護衛艦船級——阿科納級的模板。這些艦隻仍然完全由木材建造,但其後所有的同類艦隻都採用軋鐵板鉚接及鐵質艙壁的構造。鐵船體從龍骨至水線上方還鋪有木質殼板,它們均以銅板或芒茨合金板覆裹。
普魯士海軍的蓋甲板護衛艦各有一副螺旋槳。為了在風帆航行時不因靜置螺旋槳的流體阻力而降低速度,有些艦隻在航行過程中會將螺旋槳軸解開,並將槳井從水中吊起。
這些艦隻通常設一座煙囪。在它們役期內的現代化改造過程中,往往會減少索具的安裝並增強蒸汽機功率;在個別情況下,則有必要安裝第二座煙囪。
用途
編輯蓋甲板護衛艦是專為海外派遣而設計。它們用於在國際上維護並貫徹普魯士、北德聯邦和後來的德意志國的經濟、外交及殖民利益。除了一些常被稱為「炮艦外交」的小型軍事行動外,還有若干任務需要通過環球航行開展,為此,新的蓋甲板護衛艦是理想的選擇。這當中還包括科學考察,例如1874年,瞪羚號便在艦長、海軍上校格奧爾格·馮·施萊尼茨的指揮下,在行經凱爾蓋朗群島時觀測了金星凌日現象。
由於木製軍艦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便迅速喪失了軍事價值,因此,木製的蓋甲板護衛艦後來主要用作風帆訓練船或使團用途,例如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時,普魯士派出了三艘蓋甲板護衛艦為代表出席慶典。
船級
編輯普魯士、北德聯邦和後來的德意志帝國共計有三個船級的蓋甲板護衛艦投入使用:
獨級艦
編輯帝國海軍還將另外一艘蓋甲板護衛艦暨巡洋巡防艦作為獨級艦投入使用:
參考資料
編輯- Reinhold Werner: Atlas des Seewesens. Reprint-Verlag, Leipzig, Neuausgabe der Originalausgabe von 1871, ISBN 3-826-22311-X
- Hermann-Joachim Greven: Gedeckte Korvette Elisabeth. Hinstorff Verlag, Rostock 1991, ISBN 3-356-00427-1
- Stichwort: Gedeckte Korvette. Maritimes Wörterbuch. Zusammengestellt von Jürgen Gebauer und Egon Krenz. Militärverlag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Berlin 1989, ISBN 3-327-00679-2, S.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