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胡德訴美國案

羅賓·胡德訴美國政府Robin Hood v. United States)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的一個民事案件。羅賓·胡德認為美國政府涉嫌違反了RICO法案(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 Act[1],遂訴至法庭。本案原告以「貧困身份免訴訟費用」(in forma pauper)的形式開始,但之後胡德不能提出一個救濟訴求,所以被作為輕率訴訟(frivolous litigation)而不被受理[2]。胡德上訴要求保留其「貧困身份免訴訟費用」的狀態,但因為其於庭審中所做的輕率訴訟行為而被否決。

胡德訴美國
法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
案件全名羅賓·胡德訴美國政府
判決下達日期2012年3月16日 (2012-03-16)
判例引注CV 12-01542
案件歷史
上訴至美國第九上訴巡迴法院

背景

編輯

胡德敗訴了。胡德是代表他自己以及其他人起訴美國政府涉嫌違反RICO法案,並宣稱他自己及他人「被銀行、律師和他們所支持的政府搶劫勒索」[2]。胡德不僅獨自出庭(Pro se leg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3],還要求此案不收取訴訟費用(in forma pauperis)。這個要求被承認了,但法庭在胡德無法提出救濟訴求後決定不予受理此案。

上訴

編輯

在首次庭審後,胡德多次向法院進一步提交申請。[4]他提起一個「驗證文件的真實性以使法院重新思考的動議「,辯稱」不予受理此案將表明(法院)掩蓋指向『敲詐與腐敗組織』訴訟,在其他案件中也有類似的濫用行為」。他也要求在案件了結後仍保持其免訴訟費用地位。兩個請求都被拒絕了。後來,胡德向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上訴請求保留其免訴訟費(in forma pauperis)的地位。上訴法院將此案返還地方法院來決定該案中免訴訟費用的狀態應當繼續還是此案該被認為存在惡意或輕浮的訴訟行為。

法院裁定,原告沒有提交任何證據以證明他的訴求,上訴被駁回,因為應當由原告就相關事實與訴求進行舉證、確認。 胡德還訴訟過程中作出了若干毫無根據的指控,其中就有違憲指控[5] 。最終,法院判決該案是輕率、無意義的,並撤銷了胡德的免訴訟費用狀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apotes, Emma. Funny Court Cases: Trials With Ridiculous Names. Reader's Digest. March 28, 1988 [January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7). 
  2. ^ 2.0 2.1 Hood v.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et al. United States Courts Archive. [January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cc」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Robin Hood v. the Banking Industry. Lowering the Bar. [January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4. ^ ORDER of Sua Sponte Referral for Hood v. U.S. Government. Docs.justia.com. [January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5. ^ Hood v. United States. Casetext. [January 30,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