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

传说中盘曲环绕状、没有升天的龙

蟠龍,又作盤龍,是盤曲環繞狀[1]、沒有升天[1][2]。根據《太平御覽》轉引的沈懷遠南越志》記載,其長四,身體青黑色並有紅色帶狀紋路,經常隨水而下入海。蟠龍也有毒性,被其傷害的人會隨即死去[3]

西晉蟠龍玉環上海博物館藏品

蟠龍圖案常運用於中國古代宮殿、較高規格的寺廟建築中,出現位置包含柱子屋樑天花板等等,其中以同時具有雲紋和蟠龍的蟠龍柱最常見,華表即屬此類。清代皇家建築藻井中也常見到咬着吊燈、雕刻生動的蟠龍,與明代藻井常用明鏡、瓣搭配雲龍不同。[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商子莊. 蟠龍. 中國古典建築吉祥圖案識別圖鑒. 臺灣: 黃山國際出版社. 2017-01-10: 頁2 [2023-06-25]. ISBN 97898639703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中文(臺灣)). 
  2. ^ 四部叢刊初編》本《方言·卷十二》:「未陞天龍謂之蟠龍。」
  3. ^ 《四部叢刊三編》本《太平御覽卷第九百三十·鱗介部二·龍下》:「沈懷遠《南越志》曰:『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