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枋得祠,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法源寺后街1號、3號、5號,是在南宋謝枋得殉難處為紀念他而立的祠堂。現為西城區普查登記文物[1]

歷史

編輯

謝枋得祠是南宋謝枋得的殉難處。謝枋得,字君直,號疊山。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與文天祥等人同科中進士德祐元年(1275年),以江東提刑、江西詔諭使的身份知信州元朝軍隊侵犯轄境,戰敗而城破,謝枋得乃隱居建寧唐石山,後來寓居建陽,靠算命教書為生。南宋滅亡後,在閩中寓居。元朝多次召他出仕,但他堅辭,福建參政魏天祐將他強行送至大都(今北京),在憫忠寺(今法源寺)絕食而亡。門人私諡為「文節」。他留有《疊山集》,存一首詞。[2]

明朝景泰年間,經文武大臣及謝枋得同鄉奏請,在謝枋得殉難處建謝枋得祠,由江西會館管理。如今謝枋得祠院內還留有二層小樓一座,原來供奉謝枋得和文天祥像。[2][3]1990年,被列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降為宣武區文物暫保單位。

2008年,謝枋得祠的二層小樓被開發商北京天葉信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拆除大部分。此事引起輿論關注,許多文保專家呼籲保留。謝枋得祠的拆除遂中止。當時宣武區文委執法隊現場執法,處罰了開發商。但開發商未按要求修復祠堂。後來該房地產項目幾經轉手,交由北京華融基礎設施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3][4]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安全執法隊有關負責人稱,謝枋得祠的管理單位「北京華融基礎設施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儘管已經採取措施,加設部分圍擋,但尚未達到文物安全保護要求。[2]2014年,謝枋得祠進行修繕,修繕完工後將對外開放。[5]

建築

編輯

如今,謝枋得祠格局基本未變,由坐北朝南的三個院落構成。西院臨街設有廣亮大門,正房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樓。[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名单,北京西城,2010-05-05.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2. ^ 2.0 2.1 2.2 菜市口谢叠山祠将“顶盔戴甲”,新京报,2012-05-18.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9). 
  3. ^ 3.0 3.1 謝公祠被拆,眾專家吁留,新京報,2008年1月31日
  4. ^ 康有为故居存隐患收到督查单 建围挡做临时保护,新浪,2012-04-25.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5. ^ 粵東新館將由政府征收保護 首次據新拆遷條例征收文物,人民网,2014-01-09.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