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裔德國人,是指生活在德國朝鮮民族移民,在2009年有31,248人。根據大韓民國外交部數據,德國是世界第14大和歐洲第2大韓僑聚居地。

最大的韓僑社群在法蘭克福地區,這里也同時是多數駐德國韓國企業的總部。

歷史

編輯

韓國

編輯

在1950年代後期,一些韓國護士,學生和產業研修生在西德活動,但在1960年代才有真正的韓國移民。當時西德招聘韓國人等外勞當護士和礦工等的工作,第一批礦工在1963年12月16日到達,旅費由韓國政府提供,德國企業提供語言培訓和工資。西德移民政策一般排除非洲和亞洲血統的工人,韓國人是少數的例外。與同一時代的其他外勞相比他們有較高的教育水平,超過60%的人完成高中或大專學歷。護士開始在1966年大批抵達,住在德國後,一些韓國人開始遷移到美國,特別是1965年國籍法實施後,韓國工人多數在合約完結後回國。在整個70年代,他們進行了抗議活動要求留下來,理由是他們對經濟和衛生保健系​​統的貢獻的權利。最終西德政府忍住了,一半的工人最終留在德國。

西德也是朝鮮派出間諜和韓國爭奪韓僑民心的地方。朝鮮同樣派出偽裝的外勞進行間諜活動。

朝鮮

編輯

同樣有一個朝鮮外勞團體在東德,雖然它要小得多。東德是朝鮮最重要的盟友和經濟援助國,兩國領導人昂納克金日成關係親密,在朝鮮戰爭後1953年至1962年的10年重建時期,許多朝鮮學生就讀於在蘇東集團的高校,和其他人來作為產業研修生。1955年,他們在東德的數字估計為334人是學生,302人是產業研修生和298人是孤兒。然而,隨着中蘇分裂,朝鮮政府在1962年下令幾乎所有的海外僑民回國,一些朝鮮人留在德國並娶了德國妻子聽從召回令回國,並留下他們的配偶,她們的丈夫音信斷絕。在20世紀80年代,朝鮮和東德之間的關係再一次提高,約1500個朝鮮學生來到東德。即使在德國統一後,平壤政府繼續派出一些學生到德國進行技術培訓。

兩國在2001年3月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同時也有一些德國人在朝鮮工作,但在2009年,朝鮮科學家和工程師被剝奪了在德國的居留許可證更新。

回流

編輯

一些居留在德國的韓國人在退休後帶同他們的德國妻子回國,在慶尚南道南海郡居住,形成了德國村德語Dogil Maeul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