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Brillouin-zone construction by 300keV electrons.jpg

原始檔案(800 × 619 像素,檔案大小:31 K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English: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pattern of a thick Si specimen with many diffusely-scattered 100keV electrons, and a beam direction nearly parallel to the Si<111> zone.

The λ ≈ 0.0370 Å electron-wavelength makes the radius 1/λ Ewald-sphere nearly planar on the scale of the inner-star radius g220 ≡ 1/d220 ≈ 1/1.92Å, and the beam half-angle facilitates weak excitation of many Bragg-reflections even though no reflections are at the Bragg-condition (where a Kikuchi-band in the star-pattern e.g. of width θscatt = 2θBragg = 2asin[λ/(2d220)] ≈ 19.2 mrad would have been shifted to intersect both the incident beam's central dot and a diffraction spot).

These electrons either had enough leptonic-imagination by themselves to construct the 2D Wigner-Seitz cell[1] (lattice-point bisectors) for this reciprocal-lattice slice, or else Brillouin-zone surfaces in a crystal are so real that they can be directly imaged. What do you think?
日期
來源 自己的作品
作者 P. Fraundorf

Footnotes

  1. J. M. Ziman (1972 2nd ed)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of solids (Cambridge U. Press, Cambridge UK).

授權條款

我,本作品的著作權持有者,決定用以下授權條款發佈本作品:
w:zh: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 如果您利用本素材進行再混合、轉換或創作,您必須基於如同原先的相同或兼容的條款,來分布您的貢獻成品。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沒有維基數據項目的某些值

作者姓名字串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P. Fraundorf
維基媒體使用者名稱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Unitsphere

著作權狀態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有著作權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檔案來源 Chinese (Taiwan) (已轉換拼寫)

上傳者的原創作品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多媒體型式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image/jpeg

校驗和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bd23f7296dab0d1b18c16a8c416414abd60d5c62

斷定方法:​SHA-1 中文 (已轉換拼寫)

31,711 位元組

619 像素

800 像素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用戶備⁠註
目前2013年10月9日 (三) 18:52於 2013年10月9日 (三) 18:52 版本的縮圖800 × 619(31 KB)UnitsphereUser created page with UploadWizard

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全域檔案使用狀況

以下其他 wiki 使用了這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