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維基日報/數學與科學/2010年11月18日

安德森在雲室中發現了正電子的存在

大強子對撞機用磁場在六分之一秒中捕捉到38個反氫原子,創造並捕捉到反物質有助於揭示宇宙的正反物質不對稱現象BBC):在粒子物理學裏,反物質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如同普通物質是由普通粒子所構成的。例如一顆反質子和一顆反電子(正電子)能形成一個反氫原子,如同電子和質子形成一般物質的氫原子。此外,物質與反物質的結合,會如同粒子與反粒子結合一般,導致兩者湮滅,且因而釋放出高能光子伽瑪射線)或是其他能量較低的正反粒子對。1927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提出了狄拉克方程,由此可以導出反粒子的存在。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卡爾·安德森在實驗中證實了正電子的存在。反物質在自然界很難找到,除非是在稍縱即逝的少量存在(例如因放射衰變或宇宙射線等現象)。在現今可見的宇宙範圍中,明顯的正反物質不對稱性成了物理學中的最大難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