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Fire-and-Ice/沙盒/56

屈原否定論,即認為屈原不存在的論點。

論點

編輯

現存的西漢以前史料都沒有出現過「屈原」這個名字,最早提到屈原的是西漢賈誼寫的《吊屈原賦》。

歷史

編輯

1906年廖平作《楚辭新解》認為「《漁父》《卜居》,乃為屈子自作」,其他則為「屈子所傳」,而「《楚辭》為孔子天學,《詩》之傳記,與道家別為一派」。1918年廖平又作《五變記》稱《楚辭》「辭意重複,非一人之著述,乃七十博士為始皇所作仙真人詩,採風雅之微言,以應時君命」。廖平《楚辭講義》認為:《楚辭》《離騷》作者另有其人,屈原是虛構的。

1922年胡適稱:「《九歌》與屈原的傳說絕無關係,細看內容,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當時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屈原是誰?這個問題是沒有人發過問的。我現在不但要問屈原是什麼人,並且要問屈原這個人究竟有沒有?」「《史記》本來不很可靠,而屈原、賈生列傳尤其不可靠。」胡適分析了史記的屈原記載,認為「《屈原傳》敘事不明」。[1]

1923年4月8日陸侃如發表《屈原評傳》,逐條駁斥了胡適《史記·屈原列傳》是「偽作」說,又說:「屈原這人是有的。他是戰國時人。」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一號漢墓出土《離騷》與《涉江》殘簡,說明公元前165年就存在《離騷》。

參考

編輯
  1. ^ 胡適,《讀楚辭》,《努力周報》《讀書雜誌》1922年第1期。

"屈原否定論"產生原因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