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壩型銅鼓

萬家壩型銅鼓,是一類早期銅鼓。是銅鼓分類學中最原始的一類銅鼓,以出土五面銅鼓的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鹿城鎮萬家壩社區萬家壩古墓群而得名。

特點 編輯

在1980年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按地名正式提出分類之前,汪寧生分類法中的A型銅鼓、李偉卿分類法中的la式銅鼓、今村啟爾日語今村啓爾分類法中的先黑格爾德語Franz Heger (Ethnologe)I式銅鼓,均與萬家壩型銅鼓概念相同[1]。截止2007年,共發現萬家壩型銅鼓63面[2]

圖庫 編輯

出土列表 編輯

編號/名稱 出土地點 發現時間 面積厘米 主要特點 式別 圖像 備註 資料來源
楚萬M23:158
楚雄萬家壩23號墓158號銅鼓
楚雄萬家壩 1975 46.5 40 鼓面無太陽芒、有煙熏痕跡 II 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楚萬M23:159
楚雄萬家壩23號墓159號銅鼓
楚雄萬家壩 1975 41.5 37 鼓面8芒,有煙熏痕跡 II   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3]
楚萬M23:160
楚雄萬家壩23號墓160號銅鼓
楚雄萬家壩 1975 38 34 鼓面無太陽芒、有煙熏痕跡 II   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楚萬M23:161
楚雄萬家壩23號墓161號銅鼓
楚雄萬家壩 1975 41 39 鼓面十八芒,有煙熏痕跡,內壁有菱形網紋 II   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楚萬M1:12
楚雄萬家壩1號墓12號銅鼓
楚雄萬家壩 1975 46 38.5 鼓面無芒,近足處有3道弦紋 III   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祥大M1:19 祥雲大波那 1964 23 27.9 鼓面4芒 III
曲八M1:1 曲靖八塔台 1978 45.6 23.3 鼓面2暈,腰部上格有菱形紋、下格有4暈 IV
楚大11號 楚雄大海波 1960 26.5 27 通體素面 I   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丘北鼓 丘北草皮村 1962 39 鼓面6芒 IV
A鼓 永勝嚴家箐 1986 37 37.6 鼓面8芒,腰內有菱形網紋、爬蟲紋 II
B鼓 永勝嚴家箐 1986 28 27 鼓面無芒 II
昌寧鼓 昌寧八甲大山 1973 41 39.8 鼓面無芒 III
文山鼓 文山平壩 1926 33 26.5 鼓面無芒 IV
牟定鼓 牟定小貝苴 1962 41 33 鼓面無芒 IV
三岔路鼓 彌渡三岔路 1978 26.8 26 鼓面6芒 II
青石灣鼓 彌渡青石灣 1979 34.5 33.5 鼓面6芒 III
固東鼓 騰衝固東二龍山 1981 45 30 通體素面 I
祿豐鼓 祿豐麥地沖 1983 24.2 26 鼓面無芒 III
I號鼓 廣南沙果 1983 45-47 37.1 鼓面13芒 III
II號鼓 廣南沙果 1985 40.3 31.3 通體素面 I
古草坡腳鼓 騰衝猴橋苦草坡腳 1985 34.5 26 鼓面無芒 III
松林鼓 越南河東美良鄉松林寺 1932 52 38 鼓面16芒、雷紋 IV
雲南省博物館銅鼓第5鼓 36 23 鼓面32芒有暈紋 IV

參考 編輯

  1. ^ 李昆聲著. 李昆声学术文选 文物考古论. 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5.04: 145–146. ISBN 978-7-222-08938-9. 
  2. ^ 李昆聲、黃德榮. 再论万家坝型铜鼓 RESTUDY OF WANJIABA-STYLE BRONZE DRUMS. 考古學報. 2007, (2): 207-232. 
  3. ^ 雲南省博物館編. 国宝集萃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集.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8.06: 6–7. ISBN 978-7-222-05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