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zaam1閩東語三條簪實際讀音/saŋ˥˥ nɛu˥˥ ʒaŋ˥˥/;日語:三把簪[1]、三本剱簪[2]),又稱「三把刀」。是古代福州女性的一種髮飾,盤髻於後腦,正左、正右、正中各插一簪,俗稱三條簪

福州婦女頭戴三條簪圖

歷史

編輯
 
舊時福州婦女頭戴「三條簪」的髮簪回外家送拗九粥的路上
 
福州的船隻,船上為福州民系的農民,其婦女頭戴典型的福州「三條簪」的髮簪
 
舊時福州勞作婦女

關於三條簪的歷史來歷,有諸多說法:

說法一

編輯

漢國武帝時期,閩越國被漢國出征的軍隊亡國。漢軍進駐閩越國之後,無惡不作,屠殺閩越國的所有男人,並且強娶閩越國本土婦女為妻。但是閩越國的婦女誓死不從,便在髮髻上插刀子以防身。後來發展成為在福州地區的婦女髮髻上的頭飾三條簪。[3]

說法二

編輯

大明嘉靖年間,倭寇時常來襲擾福州城。福州婦女不甘屈辱,在身上隨身攜帶着短小鋒利的鐵器,用以防禦沿海襲來的倭寇。後來,為了攜帶方便與隱蔽,福州婦女就把這種小鐵器改制成簪子,插戴在發髺內,用來防身和殺敵,如果日子實在難過,甚至可以用於自殺。後來漸漸地演變成使用銀器打制,後期慢慢變成象徵性裝飾意味強烈的刀劍形頭飾。


但在福州文史專家黃啟權在《古時福州的一道風景線——「三條簪」》中介紹說,「(三條簪)溯其形制,實晉人舊俗之遺傳,後乃成為全國絕無僅有的了。」認為「三條簪」的來歷淵源可追溯到約公元2世紀末的晉代,後來晉人衣冠南渡,把這種頭飾帶到福州,延續到近現代。比閩太祖入閩的年代還要久遠。甚至福州歷史掌故前輩鄭麗生先生考證「三條簪」正是從「五兵佩」而來,不過從斧、鉞、戈、戟變為刀、劍罷了。[4]

樣式

編輯

頭飾呈刀劍形,多數是銀質,也有使用白銅,每條長約20厘米,重約七八錢至一兩,中間一刀豎插,刀尖朝天。左右兩刀橫插,刀尖朝外,相互對稱,插戴在髮髻上。鄉下地方的貧戶也有用削竹製成的,個別富戶中簪也有用黃金製成。簪的形狀扁平如劍,上尖,劍身鏤刻有花紋。中簪劍刃向上,左右兩支簪交叉,劍刃向外,三簪同插於發髻之間。[5][6]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亜東印畫輯,昭和四年(1929年)
  2. ^ 軍艦北上南支警備紀念,昭和七年(1932年)
  3. ^ 蛇头簪插田螺髻——袁绶笔下的福州农妇妆饰. 台海網. 2018-12-09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4. ^ 《晉書·五行志二·服妖》(卷二十七)載:「惠帝元康中,婦人之飾有五兵佩,又以金銀瑇瑁之屬,如斧、鉞、戈、戟以當笄。」
  5. ^ 蛇头簪插田螺髻——袁绶笔下的福州农妇妆饰(2). 台海網. 2018-12-09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6. ^ 福州女人头上的「三把刀」. 平話. 2024-06-17 [2024-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