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間性教育

主體間性教育(intersubjectivity education),是2000年起中國教育工作者在引申胡塞爾主體間性哲學範疇於教育領域而建立的一種教育哲學思想,其主要目的為試圖解決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長期懸而未決的師生關係問題。

問題提出 編輯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與學生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關係問題,一直是教育學一個主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如何何處理師生在教育中的關係,教育史上存在多種不同的理論觀點和實踐模式,其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觀點模式主要是以下三種:

  1.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這是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派所倡導的教育模式,片面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忽視學生的主動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造精神。
  2.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這是以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所倡導的教育模式,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片面強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削弱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用。
  3.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觀點——這是中國現行許多教育學教科書的主流觀點,這種觀點模式導致一種誤解,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凌駕於學生的「主體」地位之上,使學生從屬於教師而失去其主體地位。

主體間性教育理論就是試圖克服上述三種教育觀點模式的缺點,使師生(包括師師、師生、生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建立一種真正平等互動的新型關係。

理論學說 編輯

主體間性教育的哲學基礎 編輯

  • 主體性:主體性是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自由、能動、創造等能力或作用特性。哲學從時間維度劃分,可分為古代哲學、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研究事物或存在的本原或本質即存在論本體論問題,為存在論或本體論哲學哲學,屬於前主體性哲學;近代哲學建立於主客二分基礎之上,主要研究認識過程中的主客體關係或認識的本質與實現問題,為認識論哲學,屬於主體性哲學;而現代哲學主要研究人與人或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互關係即主體間性關係,為主體間性哲學,屬於主體性哲學在現代或當代社會的發展[1]
  • 主體間性:主體間性即交互主體性,是主體間的交互關係。主體間性不是反主體性,不是對主體性的絕對否定,而是對主體性的揚棄。主體間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個體,而是把自我看作與其他主體相關的的共在(共同存在)。主體間性即交互主體性,是主體與主體間的共在關係[1]

主體間性教育的比較發展 編輯

  • 主體性教育:主體性教育是相對於非主體性教育而言的教育理論或教育形式。主體性教育理論認為,教師是教育教學之教方面的主體,而學生則是教育教學之學方面的主體;現代教育過程是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或主體性人格為目標的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其關鍵是真正建立不同於非主體性教育師生主客關係(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非平等關係)的師生主體關係(教師與學生皆為主體的平等關係)[2]
  • 主體間性教育:主體間性教育是相對於個人主體性教育而言的教育理論或教育形式,主體間性教育是對個人主體性教育的超越[3]。主體間性教育不是對主體性教育的完全否定,而是主體性教育的深化和發展。從師生主客體論到師生雙主體論,從師生雙主體論到師生交互主體論,從單向主客體關係到雙向或多向交互關係,主體性教育自然發展為主體間性教育[4]

主體間性教育的意義觀點 編輯

  • 目的特徵:主體間性教育通過師生間的單向主客體活動向多向交互活動的轉變,培養學生的主體間性意識或主體間性人格。主體間性教育的目的是在個人主體性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在尊重自然與社會規律的條件下,逐步實現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我之間的共在與和諧。主體間性教育的特徵是教育目的上的師生共體性、教育過程中的師生交往性、課程設置上的人文人化性等[3]。。
  • 本質過程:主體間性教育強調師生間的交互關係是現代教育的本質,師生間的雙向或多向交互活動是現代教育過程的關鍵。主體間性教育注重教育活動中的師生關係從單向的主客體關係向多向的交互關係轉變,從不平等的主客體關係向平等的主體間性轉變,從不充分的主體間性向充分的主體間性轉變[4]

個研觀點 編輯

2003年,研究者尹艷秋與葉緒江在主體性教育的基礎上,首次明確提出「主體間性教育」的範疇,並初步探討了主體間性教育的內涵、目的和特徵;明確指出其核心是一方面強調並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引導教育主體的主體人格向主體間性人格的提升;主體間性教育是對個人主體性教育的超越,未來方讓位於以發展人的類主體性、培養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類主體)為旨歸的類主體教育[3][註 1][註 2]

2004年12月,研究者王凡錄引申文學的主體間性,首次明確提出「現代教育是主體間性教育」的命題,並初步探討了主體間性教育的本質、過程與途徑;明確指出主體間性即師生間的交互關係是現代教育的本質,師生間的雙向或多向交互活動是現代教育過程的關鍵;不充分的主體間性向充分的主體間性不斷變化的過程,就是教育活動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具體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具體師生間的交互關係,細化甚至量化從而準確把握師生間的交互關係,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活動的科學性和藝術性[4]

除上述關於主體間性教育的基本理論研究之外,之後的相關研究者一般都在進行類似重複的理論研究或關於主體間性教育的具體化研究[8][9][10][11][註 3]。關於主體間性教育過程的內在活動要素及其影響因素,師生交互關係或交互活動的具體類型及其相互關係等方面內容,還有待於深入探索。

實踐探索 編輯

隨着主體間性教育範疇與理論上的突破,以及主體性教育理念向主體間性教育理念的轉變,主體間性教育的實踐探索在中國教育領域不斷興起,影響不斷擴大[13][14]。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越來越多的教師與教育管理者開始關注師生之間的交互關係,注意師生之間的互動操作,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主體或主體間性意識以及主體或主體間性人格[15][16]。目前,高等院校側重於主體間性教育理論研究,而中等學校則側重於主體間性教育的實踐探索(見下附表)。教育工作者的實踐探索活動還有待於理論的進一步指導,其實踐探索成果也有待於整合提煉,形成新的具體的教育教學理論或教育教學模式。

評價 編輯

許多研究者對主體間性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均持肯定態度或積極評價,其中有人認為主體間性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或教育方式[14],有人認為它是一種新的教育價值目標等等[7]。也有一些研究者對此持懷疑態度或不同看法[17],其中有人認為哲學上的主體間性不同於教育領域師生的主體間性[11],有人認為主體間性教育理論適合於職業教育而不適合於普通教育等[18]

相關科研院校 編輯

主體間性教育科研實踐院校如下:

高等學校 中等學校 初等學校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新疆奇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小學)
廣西師範大學 重慶市涪陵第十六中學 (小學)
淮北煤炭師範學院 (中職或中學) (小學)
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職或中學) (小學)
山東淄博職業學院 (中職或中學) (小學)

註釋 編輯

  1. ^ 1999年,研究者馮建軍在主體教育的基礎上提出「類主體教育」的範疇,指出從個人主體到類主體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發展的要求;教育作為人的自我建構的實踐活動,也必須由個人主體教育向類主體教育轉變;這就是在教育目的上由個人主義轉變為共同體主義,在教育過程中由主客體間的對象化活動轉變為主體間的交往活動,在教內容上由片面的分裂的教育內容轉變為全面的整合的教育內容[5]。——此研究將主體性教育直接導向類主體教育,具有一定的研究指導意義但失去了研究的現實意義。2004年之後馮建軍教育研究方發生主體間性轉向[6]
  2. ^ 2004年6月,研究者岳偉、王坤慶運用交往理論初步探討了教育的本質過程與價值追求,明確指出教育是一種交往行為範式;主體間性是交往的核心範疇,作為主體性的超越與發展的主體間性應當是當代主體教育的價值追求[7]。——此研究將主體間性作為主體教育的價值目標具有一定現實意義,未實現從主體教育向主體間性教育的範疇轉變。
  3. ^ 2010年,研究者李育球提出主體性教育的三重性:主體性、主體間性、他者性[12]。——此研究關於主體性教育的三個向度(主體性、主體間性、他者性)分析拓寬了教育研究的視野,但其能否並列成三個基本向度或三重性值得懷疑,未實現從主體性教育向主體間性教育的範疇轉變。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楊春時.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 (1): 17-24. 
  2. ^ 邢永富. 现代教育思想. 北京: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1: 70-78. 
  3. ^ 3.0 3.1 3.2 尹艷秋 葉緒江. 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 教育研究. 2003, (2): 75-78. 
  4. ^ 4.0 4.1 4.2 王凡錄. 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 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4, (4): 22-23 [2014-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5. ^ 馮建軍. 个人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建构.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 (6): 60-66. 
  6. ^ 馮建軍.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 (1) [2014-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7. ^ 7.0 7.1 岳偉 王坤慶. 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4, (2). 
  8. ^ 郝文武.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4) [2014-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7). 
  9. ^ 魏兆鋒 馮文全. 主体间性教育:从两极走向中和.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 (4). 
  10. ^ 康偉.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真假辩论. 教育研究. 2005, (5). 
  11. ^ 11.0 11.1 余清臣. 交互主体性与教育:一种反思的视角. 教育研究. 2006, (8) [2014-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12. ^ 李育球. 主体性教育的三重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 (2). 
  13. ^ 劉慧 戴慶鋒. 主体间性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湖南第一師範學報. 2006, (3). 
  14. ^ 14.0 14.1 嚴從根.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形态、践行困境和模式抉择. 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 (1). 
  15. ^ 蕭紅梅. 消解主体间性教育的内在困境. 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 (4). 
  16. ^ 張成濤. 主体间性: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应然转向. 職業技術教育. 2010, (19). 
  17. ^ 沈雲都. 认识论视野里的教育主体间性:反思与质疑. 文教資料. 2008, (2). 
  18. ^ 王川. 论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关系. 職教論壇. 2013, (6). 

入門讀物 編輯

  1. 張文喜.主體間性哲學的內在困境及出路探析[J].江淮論壇,2001,(02).
  2. 鐵省林.西方哲學中主體性問題的歷史嬗變[J].齊魯學刊, 2003,(02).
  3. 郭湛.主體性哲學[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4. 馮建軍.當代主體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5. [美]萊斯利·P·斯特弗等主編,高文等譯.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外部連結 編輯

名詞連結 編輯

文章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