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湖工業區

五大湖工業區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南部的聖保羅-辛辛那提-布法羅三角區內、美國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以及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涵蓋了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州6個州份的部分地區,[1]是北美洲最為重要的工業區。[2]:102五大湖工業區原本並不發達,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後來憑藉豐富的等資源以及五大湖方便的交通運輸等因素得以發展成工業基地,但20世紀20、30年代後經濟開始衰退。20世紀80年代,五大湖工業區開始出現了「復興」的跡象。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均位於此。

美國著名城市芝加哥,自上方順時針依次為:芝加哥市中心、芝加哥劇院、芝加哥地鐵海軍碼頭千禧公園菲爾德博物館威利斯大廈

發展歷程 編輯

初步發展(1850年至1865年):19世紀初,五大湖工業區的開發開始進行。19世紀上半葉時,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城市數量少、規模小、沿河分佈。[3]:71-72但是,本世紀中葉接受了大批移民,他們發展了當地的大規模農牧業、商業、城鎮和農畜產品加工工業,建設了運河、鐵路網和公路網,為進一步發展創下了條件。[4]

 
1853年伊利運河的地圖。

高速發展(1865年至1920年):1865年南北戰爭後,此區域的發展開始加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極盛。192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了75.7%。在此過程中,原有大城市的規模繼續擴大,很多新興城市出現,它們按照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模式迅速發展。空間上,市區不斷擴大。許多分散的中小城鎮連成了完整、秩序井然的城市體系。[3]:72

工業化的盛極而衰與郊區化的開始(1920年至1985年):20年代時,雖然五大湖工業區的城市化進程依舊在推進,速度已經放緩且落後於美國的其他一些地區。30年代時,一些城市開始逆城市化,沒有一座城市達到全國人口增長數目的平均水平。郊區化也於此時開始,原先的「城市」變為「都市區」,其人口向郊區分散,郊區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開始不斷與都市區競爭。二戰後,這些地區失去活力,被稱為「冰雪帶」。[3]:72

去工業化與再城市化的展開(1985年至今):1895年後,五大湖工業區的產業結構開始發生變化,經濟隨之復甦,許多大型城市的產業結構成功轉型,由原先的製造業中心變為服務業中心。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也開始穩步上升,穀物的價格達到歷史最高峰。城市由人口遷出地變為遷入地,五大湖工業區出現再城市化的趨勢。[3]:73

交通 編輯

在天然水路的影響下,五大湖工業區得到了發展。1825年,伊利運河開通。它通過哈德孫河將紐約與五大湖工業區連接起來,並促成了人口遷移。布法羅等小城鎮形成,紐約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1850年,美國開始在此處建設第一條洲際鐵路系統。此階段,五大湖工業區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從9%提升至20%,這是城市化進行中的重要因素之一。[3]:73

19世紀後期,此地區的鐵路網日益完善,許多鐵路中心城市出現,芝加哥成為鐵路網的樞紐。城市電力鐵路興起時,五大湖工業區同樣佔盡優勢。[3]:73[5]:255-275

水文 編輯

名稱 伊利湖 休倫湖 密歇根湖 安大略湖 蘇必略湖 參考來源
圖片           暫無來源
湖泊面積 9,910平方英里

25,700平方公里

23,000平方英里

60,000平方公里

22,300平方英里

58,000平方公里

7,340平方英里

19,000平方公里

31,700平方英里

82,000平方公里

[6]
水體體積 116立方英里

480立方公里

850立方英里

3,500立方公里

1,180立方英里

4,900立方公里

393立方英里

1,640立方公里

2,900立方英里

12,000立方公里

[6]
海拔高度 571英尺(174米) 577英尺(176米) 577英尺(176米) 246英尺(75米) 600英尺(180米) [7]
平均深度 62英尺(19米) 195英尺(59米) 279英尺(85米) 283英尺(86米) 483英尺(147米) [8]:13、21-26、42–43
最大深度 210英尺(64米) 770英尺(230米) 923英尺(281米) 808英尺(246米) 1,332英尺(406米) 暫無來源
五大湖海拔高度、平均深度、最大深度及體積示意圖
參考來源:EPA[9]

環境污染及其治理 編輯

自20世紀60年代起,五大湖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病菌感染 編輯

病菌開始成為問題。除了飲用水導致的感染,直接接觸被污染的水體也開始可以導致人類感染病菌。為了控制病菌的傳播,人們開始治理水體污染。

 
伊利湖的水最淺、溫度最高,是五大湖中首個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嚴重的湖泊。

水體的富營養化及氧損耗問題 編輯

含磷洗滌劑、無機肥料的排放等因素使得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有機物質流入五大湖,植被面積的減少和熱污染也讓湖區內的許多支流溫度升高,五大湖的水體開始富營養化。人們為此擴大了磷污染的控制面,但控制面以外的地區依舊面臨着磷污染問題。富營養化使得包括藻類植物在內的許多綠色植物受到了刺激,死去的植物會沉入湖底並分解,這一過程會將溶解在水體中的消耗掉;工廠排放出的有機物也會分解並消耗氧。而這一過程中被溶解的氧的數量則叫做生化需氧量[10]。含氧量的下降使得許多魚類開始死亡,而厭氧魚卻會得到發展。綠色植物的增加使得水體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混濁,藻類植物快速繁殖,富營養化隨之加劇。[11]:82

20世紀20年代末,氧損耗問題被發現。90年代末,磷元素被普遍認作是污染中的關鍵物質。90年代後,污染開始得到有效治理。

有毒污染物 編輯

20世紀40年代以來,生產的發展、合成有機化學物及含重金屬物質促成了有毒污染物的發展。它們不但污染環境,而且危害人體健康,通過食物鏈時也會產生生物積累作用,進而導致污染的影響成倍增加,許多魚類為此無法被人類食用。[11]:83

參考來源 編輯

  1. ^ 華政. 制造强国需要建设新兴工业集聚区. 新華網.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0). 
  2. ^ 中国大百科全书 55.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高相鐸、李誠固. 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辨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06, 15 (1). 
  4. ^ 王晶晶. 美国东北部与五大湖工业区. 新華網. 2006-12-21 [2017-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1) (中文). 
  5. ^ George, W. Hilton; John, F. Due. The Electric Interurban Railways in Ameri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6. ^ 6.0 6.1 Great Lakes: Basic Information: Physical Facts.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2011-05-25 [201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9). 
  7. ^ Great Lakes Atlas: Factsheet #1.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6-03-09 [2007-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6) (英語及法語). 
  8. ^ Grady, Wayne. The Great Lakes. Vancouver: Greystone Books and David Suzuki Foundation. 2007. ISBN 978-1-55365-197-0. 
  9. ^ Great Lakes Atlas: Factsheet #1.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6-03-09 [2007-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6) (英語). 
  10. ^ Clair N. Sawyer; Perry L. McCarty; Gene F. Parkin. Chemistry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5th.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ISBN 0-07-248066-1. 
  11. ^ 11.0 11.1 謝德體、張文、曹陽. 北美五大湖区面源污染治理经验与启示.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30 (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