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哲學式柏拉圖主義

伊斯蘭哲學式柏拉圖主義,從90年代開始,肯迪以來就為中世紀的伊斯蘭哲學滲入了亞里士多德主義新柏拉圖主義。在十世紀和十一世紀,法拉比伊本·西那使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更加明顯。法拉比擴展了柏拉圖的哲學國王統治理想城市的概念,使發展成一種政治哲學以適應伊斯蘭國家的宗教和文化多樣性。[1],然而安薩里伊本·魯世德則強烈反對新柏拉圖式的觀點。

伊斯蘭神學中新柏拉圖式思想的特徵是發散性,將神的超越與他創造的物質現實聯繫起來。 伊斯蘭新柏拉圖主義是法拉比提出的,儘管事實證明伊本·西那的影響更大。但兩位作者都提出了一個複雜的發散方案。

伊斯蘭式新柏拉圖主義在10世紀至11世紀初期得到了蓬勃發展,但在11世紀後期,人們對此產生了強烈的批判,尤其是來自安薩里,他代表了當時伊斯蘭神學「對哲學最尖刻的攻擊」,以及對新柏拉圖主義最強烈的指責(Netton 1998)。安薩里的批評引起了伊本·魯世德的反擊,後者寫了「對安薩里及希臘、阿拉伯哲學的批判系統性反駁」。 [2] 當伊本·魯世德試圖捍衛哲學思想不是異端時,他同時也拒絕了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的論斷。 [3]

1998年,伊本·魯世德去世後,關於伊斯蘭教中的新柏拉圖主義的爭論基本結束了,伊斯蘭教中的新柏拉圖主義思想就只限於伊斯蘭的伊斯瑪儀派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ruart, Thérèse-Anne. "Philosophy in Islam."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dieval Philosophy. Ed. A. S. McGra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03-104
  2. ^ Fakhry, A History of Islamic Philosophy, 1983, p. 276.
  3. ^ 'more often than not...does not, in fact, defend al-Farabi and Ibn Sina.... Instead, he shows to what extent they have departed from the authentic Aristotelian philosophical doctrines, and sometimes joins his voice with that of Ghazali in convicting them of heresy' (Bello 198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