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應琛(?—?),字獻之,號晉陽河南開封府杞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其父侯於趙官平陽時,夢庭樹白華盛開而生應琛,故又號晉陽。其長髯修軀,望之偉然。性穎異,於書無所不讀。最善古文辭,自童子試至選貢,皆第一。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中式癸卯科河南鄉試解元,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進士,授寧晉縣知縣,地多盜,有曹畏者劫掠暴橫,應琛計擒之,群盜屏息。升鎮江府同知,治瓜步,擢南京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遷武庫郎中,出為真定府知府,立社衡文,造士成就者甚多。崇禎二年己巳,京師戒嚴,乃下令儲糧食,簡器械,民賴以安。俄為忌者所中,罷歸卒。先是魏璫焰方張,聞應琛文名,欲籠絡之,託一當事致書道意,且雲魏公需茶,有佳者相遺,督撫可得也。答曰:吾不敢污青史,使吾子孫不得論古也。且吾能為此,寧困今日哉!陽為不解,當事慚而去[1]

家族

編輯

父侯於趙,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官至山西巡撫,天啓二年追贈都察院右都御史[2]。弟侯應瑜,字珮之,杞縣人,萬曆二十八年庚子舉人,丁未署固始教諭,累遷泰安州知州,庚申報最,遷浙江嚴州郡丞,改濟南郡丞,仍管泰安州事,次年遇妖黨徐鴻儒倡亂,應瑜規畫捍禦,以大義激發人心,賊聞有備引去。又有劉三才者,聚衆謀不軌,應瑜立斬渠魁,餘皆解散。時鄰邑焚戮甚慘,惟泰安一州稱安堵焉。升刑部員外,癸亥遷本部郎中,應詔上封事,語多指斥宦官,出為鄖陽知府,當事以考功法中之,三月解綬罷歸。崇禎初,起知廣東德慶州,未行而卒,年六十,祀鄉賢。從弟侯應璘,字中尹,萬曆三十七年舉人,尤工二王書法。侯應玠,字錫之。侯應璉,字器之。侯應璋,字本之。侯應瓚,字釐之。俱監生。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杞縣誌》
  2.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七》:天啓二年十月,追贈原任山西巡撫侯於趙都察院右都御史,從其子南京兵部員外郎侯應琛之請也。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