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說

商朝武丁时国相

jyut6(?—?),商代時古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人。在傅岩(今山西平陸東)當築牆刑徒,和許多刑徒一起做苦役。由於虞、gwik1兩地交界處是交通要道,山澗的流水常常沖壞道路,工匠們築路很不方便。傅說曾在傅岩山一帶在征服洪水氾濫時因發明「版築法」而聞名遐邇,後被武丁起用[1]。《尚書·說命》記載了三篇武丁與傅說的對話。

傅說
國相
本名姓:傅
名:說
國籍虞國
活躍時期商朝
知名於政治家

故事 編輯

 
商賢相像(取自清乾隆年間《歷代名臣像解》)

據先秦時期的《說命》三篇記載:

武丁時期有個失國,國君叫失仲,武丁準備征伐他,夢到上天給他一個賢人,可用來作為討伐失仲。武丁醒來之後,命令百工畫了這個賢人的像,派人帶着畫像到處張貼,在全國尋找。有一個弼人(大臣)在傅岩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個人,雙肩高聳像收斂了翅膀的鳥一樣,和圖畫上的人很像,就是傅說。

當時傅說正在傅岩築城,上下用力夯築城牆。這個弼人發現他之後,把他帶到商都,武丁一看,確是自己夢中看到的賢人,賞給這個弼人一張強弓和一些好箭。

武丁問傅說:「我夢見上天把你賜給我,是不是這樣?」

傅說回答:「是啊。我也夢見了上天說把我賜給你。當時的夢境我還記得,你左手拉着我的衣襟,右手作揖。」武丁大喜,說:「的確是這樣。」

其實上帝預告讓失仲滅亡,是因為失仲的妻子生了一對孿生兄弟,這兩個孩子樣子古怪,像兩隻小豬,失仲稱之為「二豕」,覺得是不祥之兆,想殺了這「二豕」,又拿不定主意,故占卜了一下,向神靈求問:「我是殺了他們?還是不殺他們?」得到的占卜結果是「勿殺是吉」,失仲卻違背了神意,殺了其中的一個,留下了「一豕」,神怒而假手武丁來滅掉「失國」。於是武丁就順應天意,讓傅說去討伐失仲。武丁一直沒能動手,因為沒有合適的領兵人選。

就這樣過了很多年,那一「豕」都成人了,上帝才給了武丁一個傅說,武丁命他帶領商師去伐失國,把失仲的城邑圍起來攻打,稱為「圍伐」。失仲和兒子一豕知道打不過商師,為了活命,在城池下面挖條地道,帶着近親族人順着地道逃走了。傅說領兵佔領了失仲的城邑,安撫了老百姓,從此以後失國也就成了殷商的屬國。失仲和一豕在逃亡途中,一豕帶了一部分族人偷偷地離開了失仲,去自謀生路。後來一豕這一支失族人繁衍成一個戎狄部族,稱為「赤捊之戎」。

傅說伐滅失仲之後,武丁又命他在北海的一個島上築了一座城,當作「圜土」,就是監獄。傅說完成築城之後,回來交工。武丁發現他真的是很有才能,於是封他為「公」。武丁又謙虛地要求傅說及時向自己進諫,希望能使自己像太戊一樣「克辟萬民」。[2]

考證 編輯

傅說的故事有很強的神話色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高宗武丁繼位時,正逢西戎為患,朝政衰敗;武丁為使國家振興,便隱瞞王室身份,深入瞭解民間疾苦,希望找到一位能輔佐他的得力大臣;有一次,他在建築工地遇到刑徒傅說,他發現傅說雖出身寒微,卻天生聰穎、好學不倦,對國家大事頗有見地;武丁很佩服他的才識,就與之結為好友;在與傅說相處這段期間,武丁學到了不少治國的知識和本領,也就有意藉助宗教迷信拔擢傅說為人臣。

甲骨文卜辭中,提到武丁有一位大臣叫做「侯雀」(雀國侯爵),他曾經帶兵攻打失國,後來失國也確實向商王朝進貢。傳世文獻中的「傅說」在出土文獻郭店楚簡《窮達以時》、上博簡《競建內之》,清華簡《傅說之命》和《良臣》中被寫成類似於「鳶」的名字(得名於其肩部上聳如鳥的肩部,清華簡《說命上》也稱其「鵑肩如惟」),戰國楚簡中的「鳶」的上古音與「說」相近,因此傳世文獻中寫為「說」,這就與殷墟甲骨文中的「侯雀」有諸多相似之處:生活時代相同,均為武丁早期屬臣;其名稱皆與鳥有關,且從音韻上能通假;主要事跡相仿,是武丁重臣,多次參與祭祀和征伐,特別是都曾征伐「失」國;所居之地相近,都在晉南豫西一帶。故卜辭中的「雀」當即文獻中的「傅說」。[3]

註釋 編輯

  1. ^ 司馬遷. 殷本紀. 史記. [-61]. 指出:「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2. ^ 《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的译文. [2023-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4). 
  3. ^ 張卉. 卜辭中的"雀"與文獻中的"傅說"[J]. 中原文物, 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