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春風幾度霜

幾度春風幾度霜》(法語:Mélo)是一部1986年的法國電影,阿倫·雷乃執導,由昂利·伯恩斯坦1929年的劇本改編。

幾度春風幾度霜
基本資料
導演阿倫·雷乃
監製Marin Karmitz
Catherine Lapoujade (executive producer)
編劇阿倫·雷乃(改編),昂利·伯恩斯坦(劇本原著)
原著Mélo[*]
配樂M. Philippe-Gérard
攝影Charles Van Damme
剪接Albert Jurgenson
片長112分鐘
產地法國
語言法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86年9月3日 (1986-09-03)

劇情

編輯

皮埃爾·貝爾克魯瓦和馬塞爾·布蘭克是小提琴家和好朋友,1920年代共同生活在巴黎。雖然馬塞爾已經成名,而皮埃爾還沒有,但兩人都滿足於自己的生活。皮埃爾與時尚年輕的女郎羅曼妮組成了一個幸福家庭。然而,馬塞爾偶遇並愛上了她,皮埃爾卻毫不知情。羅曼妮繼續與馬塞爾保持關係,當皮埃爾生病了,她暗中下毒加重病情。不久,馬塞爾開始巡迴表演,羅曼拋下皮埃爾去奔赴浪漫幽會。馬塞爾回來後,羅曼重新思考了這些事,並意識到皮埃爾和馬塞爾她都愛。她不想傷害她的丈夫或情人,並且由於似乎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她自殺了。三年後,皮埃爾找馬塞爾尋求真相,馬塞爾告訴他什麼姦情也沒有發生,以維護她的名譽。

演員

編輯

影片曾獲凱撒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獎。

分析

編輯

該片具有相當多舞台劇的元素,對伯恩斯坦原劇本對白的改動很少。開場是一隻翻動着演員表單的手,接着就是拉開幕布的畫面,羅曼妮和馬賽爾在一個郊區院子中登場。原作中的三個外景場面,雷乃去掉了一個。和讓·科克托式的舞台劇改編相比,雷乃的這部電影加入的道具更少,剪輯沒有那麼眼花繚亂。但儘管如此,該作仍然繼承了雷乃實驗之作《去年在馬里安巴》的某些特徵:隔絕的世界、對音樂的有意識運用、兩男一女式三角戀。片中的三個主角都是音樂家,音樂加強着影片的戲劇性。皮埃爾因中毒倒下時敲下琴鍵,混響由羅曼妮的反應而拉長;結尾場景他再度故意敲擊鍵盤,暗示他並不相信馬賽爾。和馬里安巴類似,三位主角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但據女主透露,雷乃曾鼓勵他們排演時自行想像角色的過去和未來。這三個衝突而又互補的人物,是對人類狀況的有力反映。[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ohnson, William. Review of Melo, by A. Resnais. Film Quarterly. 1988, 41 (4): 24-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