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訓
周之訓(?年—1639年),字無逸,號日臺,湖廣黃岡縣(今湖北黃岡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進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貶官。崇禎年間,起為山東按察司副使。崇禎十一年冬,清軍經居庸關入華北,周之訓偕同布政使張秉文、巡按御史宋學朱等防守空城濟南,城破殉國。
周之訓 | |
---|---|
大明浙江按察使 | |
籍貫 |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黃岡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無逸,號日臺 |
諡號 | 節湣 |
出生 | 生年不詳 湖廣黃岡縣 |
逝世 | 崇禎十二年元月(1639年) 山東曆城縣 |
出身 | |
|
生平
編輯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貶官。崇禎年間,起為山東按察司副使。崇禎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關南下,楊嗣昌檄巡撫顏繼祖移師德州,督軍高起潛擁兵臨清不救。布政使張秉文、巡按御史宋學朱、周之訓、翁鴻業,參議鄧謙,鹽運使唐世熊等率殘兵守城[1]。不久,城陷,周之訓望闕再拜而死。張秉文、宋學朱、濟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陳虞胤、通判熊烈獻、歷城知縣韓承宣皆殉國[2]。後諡節湣[3]。
參考文獻
編輯- ^ 《明史·291卷》:張秉文,字含之,桐城人。祖淳,官參政,事具《循吏傳》。秉文舉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歷福建右參政,與平海寇李魁奇。崇禎中,歷廣東按察使,右布政使,調山東為左。十一年冬,大清兵自畿輔南下。本兵楊嗣昌檄山東巡撫顏繼祖移師德州,於是濟南空虛,止鄉兵五百,萊州援兵七百,勢弱不足守。巡按御史宋學朱方行部章丘,聞警馳還,與秉文及副使周之訓、翁鴻業,參議鄧謙,鹽運使唐世熊等議守城,連章告急於朝。嗣昌無以應,督師中官高起潛擁重兵臨清不救,大將祖寬、倪寵等亦觀望。大清兵徇下州縣十有六,遂臨濟南。秉文等分門死守,晝夜不解甲,援兵竟無至者。
- ^ 《明史·291卷》:明年正月二日,城潰,秉文擐甲巷戰,已被箭,力不能支,死之。妻方、妾陳,並投大明湖死。 學朱、之訓、謙、世熊及濟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陳虞胤、通判熊烈獻、歷城知縣韓承宣皆死焉,德王由樞被執。秉文贈太常寺卿,之訓、謙光祿卿,承宣光祿少卿,皆建特祠,餘贈卹如制。學朱死,不得屍,疑未實,獨格不予,福王時,贈大理卿。鴻業及推官陸燦不知所終,贈卹亦不及。
- ^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3334:周之訓,字無逸,號日台,黃岡人。萬曆間進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坐事貶官。崇禎中以薦起官濟南副使,十二年清兵下濟南,之訓望闕再拜死,後謚節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