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番社學
土番社學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官方教育機構,為清朝地方政府普遍於台灣設置的學塾之一,教育對象為包含平埔族之台灣原住民學童。其中,「土番」即是指台灣原住民。
歷史沿革
編輯康熙廿五年(1686年)由諸羅縣縣令樊維屏,於諸羅縣的新港社、目加溜灣社、蕭壟社、麻豆社等四大社,各設一所土番社學。康熙卅四年(1695年),由台灣知府靳治揚擴大辦理,並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由諸羅縣知縣周鍾瑄再於諸羅縣之諸羅山社、打貓社、哆囉嘓社、大武壟社等各原住民部落,另創四所土番社學[1]。
雍正13年(1734年),臺灣道張嗣昌在各番社普遍設立社學,並於乾隆年間土番社學風氣達到鼎盛,設置情況分別為台灣臺灣縣(今臺南市)5所、諸羅縣11所、彰化縣20所、鳳山縣8所、淡水縣(今新竹市以北)6所等總共49所。
嘉慶之後,平埔族迅速漢化且多進入漢人社學就讀,土番社學漸趨沒落。
參考資料
編輯- 《台灣歷史辭典》
- 平埔文化資訊網,歷代治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註解
編輯- ^ 葉憲峻. 清代臺灣的社學與義學 [The Community Schools and Free Private schools in Taiwan During Ching Dynasty (1683~1895)]. 臺中師院學報. 2004-12-01, 18 (2): 45–69 [2023-03-12]. doi:10.7037/JNTTC.200412.00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