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海耳

英國天文學家

費德·海耳爵士,FRS(英語:Sir Fred Hoyle,1915年6月24日—2001年8月20日),英國天體物理學家。他是最早將恆星核合成過程理論化的物理學者之一。

爵士
費德·海耳
Sir Fred Hoyle
FRS
出生(1915-06-24)1915年6月24日
 英國約克郡賓利
逝世2001年8月20日(2001歲—08—20)(86歲)
 英國伯恩茅斯
國籍 英國
母校劍橋大學
知名於B2FH理論
穩恆態宇宙模型
大爆炸
太陽系起源
兒女Geoffrey Hoyle
Dr Elizabeth Butler
獎項Mayhew Prize (1936)
史密斯獎 (1938)
皇家學會院士 (1957)
Kalinga Prize (1967)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1968)
布魯斯獎 (1970)
皇家獎章 (1974)
Klumpke-Roberts Award (1977)
克拉福德獎 (1997)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天體物理學
機構劍橋大學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
博士生約翰·莫法特
賈揚特·納利卡
利昂·梅斯特爾
Peter Alan Sweet
其他著名學生保羅·戴維斯
道格拉斯·高夫
費德·海耳雕像

生平

編輯

出生於約克郡賓利,青年時期的海耳思維獨特,藐視各種規章制度。在當地文法學校畢業後,海耳進入了劍橋大學伊曼努埃爾學院學習。1936年畢業後攻讀碩士研究生,1939年成為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特別研究生,同年獲得碩士學位。當時他已經具備獲得博士學位的必要條件,但他從未有這念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耳被征入海軍部研製雷達。1945年海耳獲聘為劍橋大學的數學講師。1957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8年擔任天文及實驗哲學普魯明教授。1967年海耳創建了劍橋大學的理論天文研究所,並成為首任所長。1970年海耳擔任英國皇家學會副會長1971年至1973年擔任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1972年獲封爵士。次年,與校方維持長期的緊張關係,海耳遂辭去劍橋大學的一切職務,成為獨立科學家。

理論貢獻

編輯

海耳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除了天體物理學宇宙學之外,海耳還在巨石陣用途、核能利用、以及冰河時期的相關領域進行過研究。他還寫下多部學術專著、科普讀物、科幻小說、電視連續劇,以及一部自傳。海耳的許多研究成果不符合被認為是正統的學術觀點。儘管如此,他仍然被認為是20世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恆星核合成

編輯

1946年,海耳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新理論,認為太陽原本是雙星,太陽的伴星瓦解後形成了行星。1957年,海耳和伯比奇夫婦(傑佛瑞·伯比奇瑪格麗特·伯比奇)、威廉·福勒四人提出了元素合成理論,即著名的B2FH理論。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福勒,未授予海耳,不少人認為這和海耳與一些機構關係緊張有關。1967年,海耳同福勒和瓦戈納一起以大爆炸理論闡明了輕元素的起源問題。

穩態理論

編輯

1948年,海耳同湯米·戈爾德赫爾曼·邦迪一起創立了穩恆態宇宙模型。1960年代,越來越多的證據令大爆炸宇宙模型為人們廣泛接受,然而海耳一直堅持自己的穩恆態宇宙模型。英文「大爆炸」一詞最初就是1949年海耳在BBC的一次廣播節目中首先使用的,本意是嘲笑大爆炸模型。在他看來,大爆炸模型最初的「奇點」難以令人接受。

1960年代,海耳和賈揚特·納利卡合作,一同提出了穩恆態模型的新版本,加入了局部的快速膨脹區域,並且得出萬有引力常數隨時間減小、地球在膨脹的結論。

生命起源

編輯

1970年代,海耳離開劍橋大學後,同昌德拉·魏克拉馬辛格合作,提出星際物質中存在生命所必需的複雜分子。他們認為,生命最早可能是在太空中出現的,地球上生命可能來源於進入太陽系內區的彗星攜帶的有機分子。這個學說是一個自提出以來廣受爭議的話題,1990年代以後發現了一些支持該學說的證據。

榮譽

編輯

為紀念這位天文學家,小行星8077以他的名字「海耳」命名。

主要著作

編輯
  • The Black Cloud, 1957
  • A for Andromeda, 1962
  • Nicolaus Copernicus,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London, p. 78, 1973
  •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A Modern Course, 1975, ISBN 0-7167-0351-3
  • Energy or Extinction? The case for nuclear energy, 1977,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imited, ISBN 0-435-54430-6. In this provocative book Hoyle establishes the dependence of Western civilisa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edicts that nuclear fission as a source of energy is essential for its survival.
  • The Intelligent Universe, 1983
  • Evolution from Space: A Theory of Cosmic Creationism, 1984, ISBN 0-671-49263-2
  • Burbidge, E.M., Burbidge, G.R., Fowler, W.A. and Hoyle, F., Synthesis of the Elements in Stars, Revs. Mod. Physics 29:547–650, 1957, the famous B2FH paper after their initials, for which Hoyle is most famous among professional cosmologists.
  • Hoyle, F., The big bang in astronomy, New Scientist 92(1280):527, November 19, 1981.
  • Arp, H.C., Burbidge, G., Hoyle, F., Narlikar, J.V. and Wickramasinghe, N.C., The extragalactic universe: an alternative view, Nature 346:807–812, August 30, 1990.
  • Home Is Where the Wind Blows: Chapters from a Cosmologist's Life (auto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19-850060-2
  • Mathematics of Evolution, (1987) University College Cardiff Press, (1999) Acorn Enterprises LLC., ISBN 0-9669934-0-3

參閱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