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論頌》(梵語सांख्यकारिका, Sāṁkhyakārikā)是印度哲學數論派的主要文獻,是該派現存的最古老文獻。[1]其所作具體年代不明,但從其漢譯《金七十論》的譯者真諦(公元499-569年)的生卒年來看,《數論頌》的成書年代絕不會晚於公元569年。[2]有人認為是在公約4世紀左右成書,其作者傳統上認為是自在黑英語Isvara Krishna(活躍時間在約公元350年左右)。[3]

《數論頌》共有72頌(śloka),不過原本可能只有70頌。[4]據《數論頌》文中自述,作者的思想源自智者迦毗羅,其後傳至阿修利(Āsuri),再傳至般屍訶(Pañcaśikha),「般屍訶傳與褐伽,褐伽傳與優樓佉,優樓佉傳與跋婆利,跋婆利傳與自在黑,如是次第。」[5]

內容 編輯

《數論頌》中包含了數論派的主要理論「二元二十五諦」,即認為認為世間事物及人生現象均是由兩個實體相互作用、結合後,從而轉變出來的,即「自性」(prakṛti)和「神我」(puruṣa),稱之為「二元」,而神我作用於自性時,自性內部就開始變化,逐步演變出各種世間現象,即「二十五諦」(pañcaviṃśati-tattva)。這種說法屬於印度哲學史上典型的轉變說理論。[6]《數論頌》認為,當人認識辨別出了事物形成的本來面目時,各種事物回歸自性,自性和神我各自獨存,人就能跳出輪迴,獲得解脫。[3]

注本 編輯

《數論頌》主要有五種註釋本:

  1. 其一是喬荼波陀英語Gaudapada所作的《喬荼波陀注》(Gauḍapāda-bhāṣya,約7~8世紀出現)[1]
  2. 其次是《金七十論》,作者不詳,公元6世紀由真諦法師譯為漢文,其原文梵本已不存,僅存漢譯[6]
  3. 《道理之光》(Yuktidipikā),約公元6世紀出現,作者不詳,其中世抄本於20世紀中葉被發現[7]
  4. 《摩特羅評註》(Māthara-vṛtti,8世紀左右出現)[3]
  5. 《明諦論》(Tattva-kaumudī,9世紀婆察斯巴蒂·彌尸羅英語Vāchaspati Misra所作)[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Gerald James Larson (1998), Classical Sāṃkhya: An Interpretation of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Motilal Banarasidass, ISBN 81-208-0503-8, pages 146-153
  2. ^ Gerald James Larson (1998), Classical Sāṃkhya: An Interpretation of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Motilal Banarasidass, ISBN 81-208-0503-8, page 4
  3. ^ 3.0 3.1 3.2 3.3 《數論頌》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的頁面
  4. ^ Gerald James Larson (2011), Classical Sāṃkhya: An Interpretation of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Motilal Banarsidass, ISBN 978-8120805033, pages 146-147
  5. ^ 《金七十論》
  6. ^ 6.0 6.1 《金七十論》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的頁面
  7. ^ Albrecht Wezler and Shujun Motegi (1998), Yuktidipika - The Most Significant Commentary on the Såmkhyakårikå, Critically Edited, Vol. I.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ISBN 3-515-06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