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任韓語:이인임李仁任 Yi In-im,?—1388年),號勝巖本貫星州韓語성주 이씨高麗王朝末期權臣。李仁任是李成桂最大的政敵,為辛旽的門生。恭愍王在位期間,他曾打敗紅巾軍以及元朝的侵略。王禑繼位後,他成為攝政者,官至守門下侍中。執政期間奉行親元政策。1387年,在與崔瑩李成桂的政治鬥爭中失勢,翌年被流放並死於流放地。死後諡號文肅

生平 編輯

星山君李兆年韓語이조년之孫,李仁復韓語이인복 (1308년)的弟弟,蔭補典客寺丞。恭愍王七年(1358年),從典法總郎升為左副承宣[1]。八年(1359年),紅巾軍攻陷義州,恭愍王以李仁任為西京存撫使,防備紅巾軍的進攻。紅巾軍平定後,賜二等功臣。十一年(1362年),與諸將共同收復開京,又賜一等功臣。十二年(1363年),元朝試圖冊立德興君高麗國王,恭愍王以李仁任為西北面都巡問使,兼任平壤尹,調度軍糧[2]。十四年(1365年),恭愍王以李仁任為三司右使,轉任都僉議贊成事,賜號「純誠同德輔理功臣」,升為左侍中。迎合恭愍王大興土木祭祀王后的意願,導致高麗國力衰竭[3]

恭愍王二十三年(1374年),李仁任被短暫免職,不久又繼續擔任守門下侍中,封廣平府院君[4]。同年,恭愍王被弒殺,李仁任力排眾議,立恭愍王年幼的兒子王禑為王,得到獨攬朝政的權力[5]。為了避免明朝興師問罪,李仁任採取親北元的政策[6]。李仁任執政期間,賣官鬻爵,貪贓枉法,又好虛名,喜歡施人以小恩小惠,為時人所譏諷[7]。高麗國庫雖然虧空,但李仁任卻是田地奴僕遍佈各地,門生故舊遍佈朝野[8]。王禑十二年(1386年),升任侍中,次年告老還鄉。十四年(1388年),被流放到京山府,親戚子弟全部免職流放甚至處以極刑[9]王昌元年(1388年),左侍中曹敏修請求召回李仁任,但李仁任已病死流放地。百姓本來害怕他繼續執政亂國,聽說他已經死了,都歡呼雀躍說:「人殺不了他,老天都要收拾他!」後又禁錮其子孫不得做官。恭讓王即位,命夷平其宅邸[10]

明朝長期誤以為李仁任是李成桂之父,並將其寫入《大明會典》中。朝鮮王朝曾多次派人出使明朝,要求對《大明會典》進行更正,是為宗系辨誣韓語종계변무。1588年,明朝終於將《大明會典》中李成桂之父更正為李子春

參考文 編輯

  1. ^ 高麗史·李仁任傳》:「李仁任,星山君兆年之孫。蔭補典客寺丞,累遷典法總郎。恭愍七年,拜左副承宣。」
  2. ^ 《高麗史·李仁任傳》:「八年,紅賊陷義州,王命仁任為西京存撫使以備之。賊平,策功為二等。十一年,與諸將收復京都,又策功為一等。明年,元將納德興君,仁任為西北面都巡問使兼平壤尹,調兵食。」
  3. ^ 《高麗史·李仁任傳》:「右司議大夫尹紹宗與同列上疏曰:『竊見李仁任以柔媚之資,挾其詐匿,夤緣父兄,事我玄陵,竊位宰相。影殿之役,中外嗷嗷。侍中柳濯請候農隙,忤旨見罷;而仁任遂代其位,當國秉政,迎合面諛,竭民財力,毒痡三韓,卒致甲寅之禍。」
  4. ^ 《高麗史·李仁任傳》:「十四年,拜三司右使。轉都僉議贊成事,賜純誠同德輔理功臣號,進左侍中。二十三年罷,復為守侍中,封廣平府院君。」
  5. ^ 《高麗史·李仁任傳》:「王見弒,太后及復興欲立宗親。復興宣太后旨於仁任,仁任貪立幼主,謀竊國柄,欲立王禑。議未決,李壽山曰:「今日之計當在宗室。」密直王安德、永寧君等希仁任意,大言曰:『王以大君禑為後,舍此何求?』仁任率百官遂立禑。」
  6. ^ 《高麗史·李仁任傳》:「或謂仁任曰:『自古國君見弒,為宰相者先受其罪。帝若聞先王之故,興師問罪,公必不免,莫若與元和親。』仁任然之。」
  7. ^ 《高麗史·李仁任傳》:「仁任縱肆貪饕,瘠公肥私,致祿俸不給;顧行小惠以釣虛名,時人譏之。」
  8. ^ 《高麗史·李仁任傳》:「國無旬日之儲,而田園奴婢遍中外,將相皆出其門。 」
  9. ^ 《高麗史·李仁任傳》:「十四年,誅林廉,安置仁任於京山府,竄其弟前評理仁敏於雞林,配烽卒。杖流孽子大護軍瓛、孽女婿知申事權執經、侄右代言稷、姻族簽書密直河崙、李崇仁、密直副使朴可興,誅從孫三司右使存性。 」
  10. ^ 《高麗史·李仁任傳》:「王昌立,左侍中曹敏修白昌召仁任,時仁任已死矣。國人初聞被召,恐其復亂國政,開田民攘奪之門;尋聞其死,皆喜躍曰:『人不能誅,天乃殛之。」……上命禁錮子孫……恭讓即位,諫官吳思忠等又上書請斬棺瀦宅,籍沒家產,於是命瀦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