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6月21日) |
解釋
編輯中國傳統建築的枋以其位置之不同分為四種:
古代樹木,木質硬,可製車。許慎·說文解字:「枋,木。可作車。」[1]。明·徐光啟·農政全書:「蠶架,閣蠶盤筐具也。以細枋四莖豎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橫桄十層。」
用法
編輯(1) 枋樹。木名。
枋,枋木也。可作車,從木,方聲。——《 說文》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莊子·逍遙遊》
又如:枋榆(枋樹與榆樹)
(2) 築堤堰用的大木樁。
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水經注》
(3) 泛指木棒。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來,走到櫃枱邊。——譚秀牧《失去的黑金剛》
(4) 兩柱之間起聯繫作用的方柱形木材。[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枋的解释|枋的意思|汉典"枋"字的基本解释. 漢典. [2025-03-08] (中文).
這是一篇與建築學或建築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