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月監藏藏文拼音don-yod-rgyal-mtshan,?—?)藏族甘肅河州人,屬於薩迦昆氏家族,是藏傳佛教僧人。[1]

生平

編輯

「端月監藏」在藏語中意為「不空幢」。《河州志》稱其為「韓端月監藏」,並稱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他和胞弟韓哈麻率部歸順明朝,奉旨在金佛寺說法。《明實錄》則載,洪武六年十月,「阿撒捏公寺住持僧端月監藏乞降護持,從之。敕曰:『……爾番僧端月監藏修行有年,今來朝京師,特賜敕護持。凡雲遊、坐禪一聽所向,以此為信……』端月監藏又請收集散亡之民。廷議以事屬有司不許。」《安多政教史》則稱「仲哇端月監藏」從明朝皇帝處取得了帝師的封誥(見下文)。[2]《安多政教史》所載的「仲哇端月監藏」即端月監藏,且其中所稱的獲得帝師封誥實際應為《明實錄》所載的「賜敕護持」。[1]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端月監藏在今臨夏縣韓集鎮興建普綱寺[1]《明實錄》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條:「立西寧僧綱司,以僧三剌都綱河州衛漢僧綱司,以故元國師魏失剌監藏為都綱;河州衛番僧綱司,以僧月監藏為都綱。」[3][1]此處的「月監藏」應為「端月監藏」。[1]

《安多政教史》稱端月監藏為「仲哇端月監藏」,並稱:「韓家新寺的韓倉是怙主八思巴侄子大小兩達溫中之小者,仲哇端月監藏巴從大明皇帝取得了帝師的封誥,在河州地方修建寺院,命名為韓家寺。」在達溫的傳記中則說「仲巴·貢波僧格(drang-po-mgon-po-seng-ge)在韓地方修建了寺院,他們進行喇嘛與官人結合的統治。」又稱「韓家舊寺有韓達溫成就者的靈塔。」[2]「達溫」又譯「大元」,可能為「大元國師」之類封號之簡稱。此處的「達溫」與仲巴·貢波僧格是同一個人。根據《安多政教史》的上述記載,仲巴·貢波僧格在韓地方修建了韓家舊寺,而仲哇端月監藏則創立了韓家新寺,韓家新寺即漢文史書中的普綱寺。《安多政教史》中雖未弄清新舊兩座韓家寺的淵源,但卻說明端月監藏屬於西藏的薩迦昆氏家族,為元朝帝師八思巴的侄輩。元朝極力崇信薩迦派昆氏家族成員多有遷居安多創立地區性政教合一統治者,臨夏韓家便為其中的一支,而端月監藏就是臨夏韓家的成員。到明朝初年,臨夏韓家的家族勢力依然維持。所以,端月監藏才能獲授河州衛番僧綱司都綱[1]

端月監藏是河州珍珠族韓土司的始祖,有漢姓「韓」。端月監藏圓寂後,由其侄子領占巴繼承。[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才讓,明洪武朝對藏傳佛教的政策及其相關史實考述,西藏研究2004年第2期,第40-46頁
  2. ^ 2.0 2.1 扎貢巴·貢卻丹巴饒吉,安多政教史,吳均等譯,甘肅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550頁
  3. ^ 陳家璡、顧祖成等匯編,明實錄藏族史料(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5、107頁
  4. ^ 陳慶英,明代甘青川藏族地區的政治述略,西藏研究199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