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園是清代揚州的一座著名園林,位於保障河轉折處,廿四橋旁。

筱園本名小園,自宋代以來即以種植芍藥聞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年),翰林、詩人程夢星(1679-1755年)因母喪返回揚州歸隱,收購為家園,盡植荷花,「擅長水竹之勝,日與賓客吟詠其間。」 [1],與文人名士文酒聚會,賓朋酬唱[2]是文人雅集的著名場所[3],成為揚州以"文會"著稱的三大園林之一[4]。在18世紀,筱園還開啟了揚州北郊從虹橋到平山堂一路為數眾多的私家園林群落,轉型成為面向城市大眾的公共名勝的轉型風潮[5][6]。又構玉山心室,延聘探花韋謙恆在家中校書[7]陳撰亦館於筱園十年之久。乾隆二十年(1755年)程夢星在此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八四
  2. ^ 唐宸;劉一;王振忠, 清代徽商与扬州的园林名胜——以《江南园林胜景》图册为例,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第6期 
  3. ^ 張麗麗, 《清代前中期扬州徽商园林与文学》, 2014年5月 
  4. ^ 都銘,張云:《從文人私家園林到運河公共風景名勝——18世紀揚州筱園的改造及內在邏輯》,《營造》第五輯——第五屆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下),2010-12-10
  5. ^ 都銘:《從文人園林到城市風景:18世紀揚州筱園的改造及內在邏輯》,《中國園林》2013年
  6. ^ 周璇:《大運河影響下18世紀揚州園林的公共形態研究》,《今傳媒(學術版)》2019年11期
  7. ^ 揚州畫舫錄》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