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角耳(學名:Calocera viscosa),又稱為鹿膠角菌,是花耳目花耳科膠角耳屬的一種真菌。本物種很常見,夏秋季在雲杉冷杉等針葉樹的苔蘚覆蓋的腐木或木樁上成叢或成簇生長。下部偏圓,上部有二至三叉狀分枝,形狀似鹿角而得名。其高度為4-8cm,粗度為0.3-0.6cm。顏色鮮艷,為金黃色或橙黃色,往往頂部顏色較深。子實層生於表面。擔子呈叉狀,淡黃色。孢子光滑,呈橢圓形或腎形。該真菌可以食用,無明顯味道。[1][2]

膠角耳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花耳綱 Dacrymycetes
目: 花耳目 Dacrymycetales
科: 花耳科 Dacrymycetaceae
屬: 膠角耳屬 Calocera
種:
膠角耳 C. viscosa
二名法
Calocera viscosa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鹿胶角菌》. 微生物特色學科信息網站. 2003年10月6日 [2011年2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5月26日). 
  2. ^ Nylén, Bo. 《Svampar i skog och mark》. 2002: 45. ISBN 91-51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