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會(1896年10月23日—1992年3月23日),字同野山東濰坊市[1]:552。中華民國陸軍中將。保定軍校八期、陸軍大學特六期畢業[1]:552

1950年,全國政協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裴昌會

生平

編輯

裴昌會早年曾就讀於濰縣私立高等小學、濰縣中學、山東高密縣膠萊中學等校。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7年考入北平民國大學商預科,後因病離校。1918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畢業後任職於湖北第二混成旅、第七師。後赴南京任金陵軍官學校上新教官、五省聯軍教育處長。北伐戰爭孫傳芳失利後,裴昌會加入國民革命軍。此後他歷任第九軍47師141旅上校團長,54師少將旅長,47師副師長等。後升任第九軍副軍長兼47師師長。

1927年後歷任國軍第四師參謀長、第九軍副軍長、軍長、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一戰區副長官、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第七兵團中將司令官[1]:552抗日戰爭期間於1939年又升任為第九軍軍長。1942年任第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期間曾赴陸軍大學將官班進修。國共內戰時期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洛川指揮所主任,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職兼兵團司令官。

1948年裴昌會在潼關指揮所、西安綏靖公署任上連續敗績於瓦子街、壺梯山、大荔,損失慘重;部隊撤到寶雞時,遇見在寶雞經商之原軍需處長李希三,李游說裴投向中國共產黨,並允與解放軍一野聯繫[1]:552。1949年8月中旬,李希三傳達一野政治部主任胡耀邦的話,裴捕捉時機「起義」;12月25日裴昌會在四川德陽率部一萬餘人投向中國共產黨[1]:553

1950年1月,裴向解放軍賀龍部獻計包圍國軍第三十八軍,誘降李振西;裴昌會使胡宗南退守西昌徐圖恢復之計劃徹底破產[1]:553。此後裴歷任國防委員會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副市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第五及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553。4月裴昌會出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同年任川北行署副主任、工業廳長。1951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2年調任西南紡織工業管理局局長。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1979年當選民革中央副主席,1987年起任名譽副主席。他還是第一至七屆全國人大代表[2][3]。198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3月23日在重慶病逝[1]:55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曉沖主編 (編). 《毛澤東欽點的一百零八名戰犯的歸宿》 第一版. 香港: 夏菲爾出版. 2003. ISBN 962-867-560-5. 
  2. ^ 裴昌会.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永久失效連結]
  3. ^ 第四章 裴昌会起义.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