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地區歷史悠久的基層行政區單位[1]:83。源於十六國時期始置的軍鎮[2]:130[1]:83[2]:64

清朝末年,鎮成為現代行政學意義上的基層行政區單位。中華民國建國後沿用[1]:84。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鎮的設定各有不同。

歷史

編輯

漢語中,「鎮」最初的含義是指「一方之首山」,即一定區域內最高最大的山。由於這些山上常有駐軍,所以「鎮」逐漸有「鎮壓」、「鎮守」之意,引申為駐軍之地,成為區域概念[1]:83

十六國時期,地方政府軍鎮化。地方行政區劃體系中,不設,直接以軍事性單位治理百姓。當代研究者指,此類軍事性單位名稱各異,可歸為軍鎮護軍、壘、壁、)三類[3]:131

北周時,內地亦設置軍鎮。隋唐時期的鎮,已從軍鎮轉化為商業市鎮,成為具有經濟、軍事性質的轄區[2]:64

宋朝時,政府採取廢縣為鎮等措施,設置經濟性的鎮[2]:64

翻譯用詞

編輯

英文單詞「Town」一般翻譯為鎮、鄉鎮,「Township」翻譯為鎮區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吳翔. 《镇的起源与流变》. 學術論壇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廣西社會科學院). 2015, (2015年第11期): 83—86 [2024-01-30]. ISSN 1004-4434. doi:10.3969/j.issn.1004-4434.2015.11.018 (簡體中文). 
  2. ^ 2.0 2.1 2.2 2.3 王銀娟. 《宋代市,镇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今古文創 (湖北省武漢市: 湖北今古傳奇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2021, (2021年第18期): 63—64 [2024-01-30]. ISSN 2096-82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0) (簡體中文). 
  3. ^ 牟發鬆. 《北魏军镇起源新探》. 社會科學 (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 2017, (2017年第11期): 129—141 [2024-01-30]. ISSN 0257-5833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