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瑗(1572年—1627年),字德韞,號栗庵山東青州府益都縣臨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曾祖馮裕,貴州按察副使。祖父馮惟敏,嘉靖舉人,散曲名家。父馮子升。

少從叔父貞靜先生學,為文超然穎脫。萬曆二十二年甲午舉於鄉,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聯捷進士,授湖廣茶陵知州,調山西澤州,遷戶部貴州司員外郎,出監稅兩浙、漕運糧,獨先完,還京,疏陳商民疾苦,司農趙世卿深器之。晉雲南司郎中,督京糧,盡剔夙弊,以母病請告就家。升晉中參政[1],丁內外艱,服闋,補湖南,臨行辭部,冢宰鄭公詫曰:此君巖巖可當要地也。遂調開原[2],以病歸。里居十餘年,以文史自樂,臥起與俱,絶口不言仕宦,一時高之。子馮士偁,負才名,以恩拔入太學[3]

參考 編輯

  1. ^ 萬曆三十七年七月辛丑,升戶部郎中馮瑗為山西右參政。
  2. ^ 萬曆四十五年二月,兵科署科事給事中趙興邦以開原失事,請行巡按御史提問將官董用賢等,並嚴諭撫鎮道臣李維翰等。先是,宰賽等營達賊於正月十五日夜入犯鎮夷堡並開原城,比地方僉書董用賢及千總王仲賢、岳宗泰、游擊李向日等率兵追之遇子鎮夷堡南止,李向日斬獲首級一顆,達馬數匹,隨查開原等營陣亡軍丁帶傷被擄三十人,殺擄屯民男婦八十三人,擄去傷死官馬及屯民馬牛驢稱是,燒毀草房十七所。時維翰為巡撫,鎮則張承胤,道則馮瑗也,故興邦請提問將官外,仍嚴諭之。疏留中。
  3. ^ 《益都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