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pIEEE 802.1QVLAN標籤技術)標準的擴充協定,兩者共同運作,使第二層網絡交換器能夠提供流量優先級和動態多播過濾服務。

IEEE 802.1Q標準定義了乙太網路MAC資料框添加的標籤。VLAN標籤有兩部分:VLAN ID(12位元)和PCP(Priority Code Point)(3位元)。IEEE 802.1Q VLAN標準中沒有定義和使用PCP,而802.1P中則定義了PCP。

PCP定義了從0至7的優先值,可以為第二層服務質素(QoS)或服務類(CoS)區分流量。此外,IEEE 802.1p標準也提供了多播流量過濾功能,以確保該流量不超出第二層交換網絡範圍。

優先級 編輯

可用的服務等級有八個,透過加到IEEE 802.1Q資料框表頭3位元的PCP欄位表達,IEEE作了大量建議。[1]

P性價比 優先級 縮寫 流量類型
1 0(最低) BK 後台(Background)
0 1(預設) BE 盡力而為(Best Effort)
2 2 EE 極大努力(Excellent effort)
3 3 CA 關鍵應用程式
4 4 VI 影片,< 100 ms延遲和抖動
5 5 VO 音頻,< 10 ms延遲和抖動
6 6 IC 網間控制
7 7(最高) NC 網絡控制

要注意以上的定義是已在IEEE 802.1Q-2005修正,不同於IEEE 802.1D-2004的原始定義。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IEEE 802.1Q-2011, Table I-2 - Traffic type acrony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