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P-76是一種蘇聯輪式突擊炮,於 1943 年開始開發。 它在輕型輪式底盤上安裝了一門76 毫米 M1942 (ZiS-3)炮,意在為偵察和空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但是輕型底盤被證明無法承受這門主炮的反覆射擊,所以這個項目也就只停留在原型階段。 [1]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中的 KSP-76

描述

編輯

KSP-76 有 3 名車組,分別是車長/炮手、炮手/裝填手和駕駛員。 車體大致分為三部分。 主炮安裝在前部,戰鬥室位於中間,發動機後置。 容量為 140 升的油箱放置在發動機的左側。主炮備彈共 54 發。 [2]

歷史

編輯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結束後不久,高爾基汽車廠的設計者提議開發一種新型的自走炮。該項目的設計者設想的這種裝備有着比現役SU-76更好的機動性,並且可以全面取代它。為了確保高速和機動性,有人提議在輪式底盤上而不是履帶上建造這種自走炮。 1943 年 8 月,GAZ(高爾基汽車廠) 的主要設計師VA Grachev(Грачёв Вита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提出了用 76 毫米火炮製造輪式自走炮的倡議。他得到了設計局和工廠管理層的支持。擬議的概念引起了軍方的興趣,並且批准中型機械工業部和紅軍主要裝甲司令部開始開發該項目。

同年的10 月 43 日這個項目便開始了,並獲得了「изделие 68-SU」(意為:產品68號自走炮)的稱號。不久之後,該項目更名為 GAZ-68。因為這個項目的各項技術都較為成熟,所以工作進展得非常快。早在 1943 年 12 月,GAZ就組裝了一個輪式底盤自走炮的木製模型。 43 年 12 月中旬,GAZ 設計師將設計文檔發送給 GBTU(坦克兵總局)。在執行了總局提出的一些改進後,該項目獲得了批准。 並於1944 年 2 月 7 日獲得了建造 GAZ-68 原型車的許可。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文件中出現了另一種自走炮的名稱——KSP-76(意為:帶76毫米炮的輪式自走炮)。

不等設計工作完成,設計局就開始將新項目的文件移交到工廠車間。正因如此,第一輛KSP-76的車體生產在4月初完成,大約一個月後,原型機離開了總裝車間。

為了縮短KSP-76的開發時間,所以他們選擇了 GAZ-63 卡車的全輪驅動底盤,該底盤在戰前創建,但從未投入批量生產。這輛 4x4 卡車的設計始於 1938 年春天,並於39 年 3 月製造了兩輛原型車。隨後,GAZ開始對卡車進行測試和改進,但戰爭的爆發導致大部分的項目都放緩或暫停。

GAZ-63 項目一直到 1943 年才被人們想起了。具體要把這個項目挖出來主要是與新的輪式自走炮有關,並且也因為軍隊和國民經濟需要新型全輪驅動卡車。在 43 年的秋天,甚至製造了該機器的新原型,修改了駕駛室和一些設計方面的細節,底盤保持不變。

正如 VA Grachev 和他的員工所設想的那樣,使用現有技術確實可以加速 KSP-76 的開發,並方便了量產與維護。

由於KSP-76的底盤是卡車,GAZ 的 Yu.N. Sorochkin 和 AN Kirillov 不得不新設計車輛的裝甲防護,旨在保護車組和機器零部件免受子彈和炮彈碎片的傷害。車體形狀複雜,由不同厚度的裝甲板焊接而成。車體正面最初是 10 毫米厚,後來這個參數增加到 16 毫米。側面和底部的厚度分別為 7 和 4 毫米,頂部的發動機艙覆蓋有 5 毫米的薄板。在車體前面的輪拱之間,空出了安裝主炮的地方。主炮後面便是是沒封頂的戰鬥室。車體的尾部有個小斜面。由於採用了幾種有趣的佈局方案,所以KSP-76自走炮的裝甲具有可接受的防護水平,但重量沒有超過1140公斤。

一門 76 毫米 ZiS-3 主炮位於車體的前部。最初將主炮放置在輪拱之間,旨在降低整車輛的投影面積,以提高行進過程中的生存能力和主炮穩定性。主炮的最大射界只有車體前方扇形 37° ,高低機為 -3° 至 +15°。

安裝在輪式車輛上後,ZiS-3 炮的特性幾乎保持不變。垂直射界的限制導致最大射程有一定的減少,並且射速被限制在每分鐘8發。在戰鬥室中儲備有 58 枚 76 毫米的定裝式炮彈。 41發放置在車體的後部,17發待發彈就存放在主炮的右側。

在戰鬥室內,主炮的右側是駕駛艙。主炮的左側是觀瞄和炮手的位置。由於是三人車族,所以炮手還擔任車長和無線電操作員。炮手身後還有一個摺疊式座椅。為了觀測戰場環境,機組人員都配備了觀瞄。作為車組自衛的附加武器,還提供了兩挺帶 12 個彈匣(852 發)的 PPSh 衝鋒鎗。

發動機傳動系統位於車體後部。 整輛車由一台 GAZ-202 發動機驅動,功率為 85 馬力。 在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左側,放置了一個 140 升的絕緣油箱,同時還能儲存彈藥。為了冷卻發動機,在後板中提供了一個散熱器格柵。駕駛員操控的五速手動變速箱與發動機配對。扭矩從變速箱通過一個分動箱和三個驅動軸傳輸到兩個驅動橋。軸和變速箱位於沿着車身延伸的傳動驅動前軸。原型車的車輪都具有防彈能力,為了改善越野地形,輪胎上還附有凸耳。

1944 年春天, GAZ-68 / KSP-76 的原型車出廠,展示了應用佈局解決方案的優勢。該自走炮全長(帶炮)6.35 米,寬2.05 米,高度僅為1.55 米,戰鬥全重5430公斤。對比火力相近的SU-76要低70厘米,雖然降低了車體正面投影面積,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戰鬥能力。

1944 年春末,工廠開始對新型自走炮進行測試。在高速公路上,車輛最高加速到77公里/小時。由於使用了輪式底盤,KSP-76 與履帶式 SU-76 及其同時開發的簡化版本 OSU-76 相比具有多項優勢。輪式車輛在高速公路上速度更快,更安靜。當然,在在崎嶇地形上行駛時還是比不過履帶的。

測試的第一階段伴隨着許多故障和問題。未完成的前軸、變速箱和傳動軸都經常出現故障。此外,有人指出,自走炮的戰鬥室太小,不太方便乘員操作。中秋時分,在GAZ完成了工廠測試之後,GAZ-68/KSP-76便轉移到庫賓卡的試驗場。值得注意的是,從高爾基到庫賓卡的一路,包括高速公路結冰路段,這輛車都能開到60公里/小時的平均速度。

1944 年 12 月 17 日至 24 日進行的測試報告指出了 KSP-76 自走炮的車體設計與相關的優勢。然而,正如在測試中發現的那樣,車輛只能在完全停下時射擊,在運動中射擊時,精度會急劇下降。

測試委員會建議糾正其餘的小設計缺陷,此後,如果炮兵總局做出決定,GAZ-68 / KSP-76 自走炮則可以進行軍事測試。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採用輪式自走炮。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944年,與KSP-76同時研製的OSU-76在戰鬥全重和越野能力方面都具有優勢。此外, KSP-76 的實戰價值也遭到了懷疑。最後一點就是,這輛自走炮的前景受到 GAZ-63 卡車的影響。這輛卡車雖然在戰前進行了測試,但並未批量生產,也就是說在其開始量產時可能會遇到嚴重困難。

在沒有前景的情況下,GAZ-68 / KSP-76 項目在測試完成後立即被喊停。這輛自走炮的唯一一輛原型車現在還留在庫賓卡。現在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的展品。 

參考

編輯
  1. ^ Zaloga, Steven J; Grandsen, James. Soviet Tanks and Combat Vehicles of World War Two.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84: 193. ISBN 0-85368-606-8. 
  2. ^ Kinnear, James. Russian Armored Cars 1930-2000. Darlington Productions. 2000: 186. ISBN 1-89284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