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Dean Lachlan/迪倫電子化爭議

時及 1965 年,鮑勃·迪倫已經成為美國民謠樂復興的代表人物,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等專輯的發行使他被媒體貼上了「時代代言人」的標籤。而 1965 年 3 月迪倫前所未有地發行了一張半數歌曲都使用電子樂伴奏的唱片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7 月 20 日,迪倫發行了搖滾單曲 Like A Rolling Stone,7 月 25 日,迪倫在新港音樂節舉行了第一次電子樂演唱會,一些觀眾在表演時發出噓聲。這場民謠節的主要成員(包括 Irwin Silber,Ewan MacColl)批判迪倫偏離政治創作並使用電子樂隊伴奏的行為。

1965 新港事件背景

編輯
 
粉絲們所熟悉的用原聲結他口琴演奏的迪倫(1963 年)

1963 年的新港民謠音樂節,迪倫和瓊·貝茲彼得、保羅和瑪麗一起演唱了 Blowin' in the Wind,收穫了熱烈反響;1964 年,迪倫表演了 With God on Our Side 和 Mr. Tambourine Man,同樣獲得了普遍的正面評價。 

據 Jonathan Taplin 所述,迪倫在 1965 新港演出的前一天晚上自發地做了一個決定——他要挑戰在音樂節上用一支完備的電子樂隊演出。在前夜的演出中,樂隊 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 被臨時安排做開場表演,由 Alan Lomax —— 民謠學者、布魯斯研究者、同時也是音樂節的主辦方——對這隻樂隊作了一番態度輕蔑介紹詞。這件事情讓迪倫非常惱火。據 Taplin 所說,迪倫當時的態度是:「如果他們覺得他們能讓電子樂一直遠離這裏的話,去他媽的,我來做。」迪倫當即就決定下了這個決定,並組建了一支樂隊,晚上在音樂節主辦方 George Wein 的公寓中排練。

7 月 25 日晚,迪倫的出場被排在了 Cousin Emmy 和 Georgia Sea Island Singers 之間,這兩者都是絕對的傳統藝人。跟迪倫一起上台的藝術家有結他手 Mike Bloomfield|Mike Boomfield,風琴手 AI Kooper。

紀錄片 Festival (1967)No Direction Home (2005)The Other Side of the Mirror: Bob Dylan Live at the Newport Folk Festival 1963–1965 (2007) 中都有關於迪倫的新港演出的鏡頭。Peter Yarrow 念出場詞:「女士們先生們,接下來的出場的歌手將在有限的時間裏為大家表演……他的名字是鮑勃·迪倫。」迪倫表演的第一首曲目是 Maggie’s Farm,觀眾席下交雜着鼓掌聲和喝倒彩的噓聲,接着是第二首 Like a Rolling Stone,有人說迪倫「活躍」(electrified) 了一半聽眾,卻使另一半聽眾如遭「電刑」(electrocuted)。

標註

編輯

腳註

編輯

[[Category:1965年美国]] [[Category:美國爭議]] [[Category:現場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