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偏振星
概要
编辑在大多数的激变变星中,主序星的物质会受到白矮星的重力剥离而流向白矮星,并在白矮星周围形成吸积盘。但在中介偏振星系统中虽然也以同样机制形成吸积盘,吸积盘内侧却会被白矮星的磁场截断。在极端状态下吸积盘甚至可完全被磁场破坏,虽然并不常见[1]。在吸积盘被截断的区域,盘中的气体将开始沿着白矮星磁场的磁力线运动,形成由发光物质组成的弯曲片状结构,称为“吸积帘”(Accretion curtains)[2]。盘中物质通过吸积帘后会在接近磁极处吸积在白矮星上。
中介偏振星的名称来自于系统中白矮星磁场强度介于非磁性激变变星与强磁场激变变星系统之间。非磁性系统可形成完整的吸积盘;而强磁场系统(即高偏振星或称武仙座AM型变星)只会形成直接撞击白矮星磁层的吸积流。
直到2014年4月14日已确认26颗中介偏振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在2006年Downes等人提出的1830个激变变星系统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介偏振星占了约1%。
物理性质
编辑中介偏振星是强烈的X射线发射源。X射线的形成机制为高速运动的粒子沿着吸积流落往白矮星表面时发生冲击,而粒子在撞击白矮星表面之前速度会下降与温度降低,产生波长在X射线范围的轫致辐射,随后这些辐射可能被冲击区周围的气体吸收。
中介偏振星中的白矮星磁场强度一般介于100万到1000万高斯(100到1000特斯拉)。这比地球的磁场强约100万倍,并且接近地球上的实验室可产生的磁场强度上限;但仍然远低于中子星的磁场强度。在吸积流和白矮星表面的交叉处会产生热点。因为白矮星具有偶极磁场,所以在每个磁极处都有一个热点。当白矮星和它的偶极磁场自转,热点也随之转动。
光变曲线周期性
编辑中介偏振星的光变曲线可能显示数项稳定的周期性亮度变化。第一项周期性与联星系统的轨道周期有关。已确认的中介偏振星轨道周期在1.4到48小时之间变化,典型周期为3到6小时。
第二项周期性的讯号则来自白矮星的自转周期。能够最清楚定义中介偏振星的观测结果为观测到白矮星自转周期比联星系统轨道周期短的状态。而已知的白矮星自转周期介于33到4022秒之间。造成光学自转周期震荡的物理原因通常归因于吸积帘在接近白矮星表面汇聚时,观测方向改变而震荡[3]。
第三项常见的光变周期则是介于白矮星自转周期与联星轨道周期之间的边带周期。
上述三项光变曲线周期都可以经由将光变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后产生功率谱并量测得知。中介偏振星在X射线、紫外线与可见光波段产生白矮星自转和边带周期性讯号。虽然在这三段波段中的周期性讯号最终来源都是白矮星自转,产生高能周期性讯号与可见光周期性讯号的确切机制被认为是不同的。
除了稳定的周期震荡以外,中介偏振星也可能出现不稳定的“准周期震荡”,并且在出现数个周期后中断。准周期振荡的典型周期在30到300秒之间。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Buckley, D. A. H.; Sekiguchi, K.; Motch, C.; O'Donoghue, D.; Chen, A.-L.; Schwarzenberg-Czerny, A.; Pietsch, W.; Harrop-Allin, M. K. RX J1712.6-2414: a polarized intermediate polar from the ROSAT Galactic Plane Surve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5-08-15, 275 (4): 1028–1048 [2017-02-02]. ISSN 0035-8711. doi:10.1093/mnras/275.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9) (英语).
- ^ Patterson, Joseph. The DQ Herculis star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94-03-01, 106 (697) [2017-02-02]. ISSN 1538-3873. doi:10.1086/1333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英语).
- ^ Hellier, C.; Mason, K. O.; Rosen, S. R.; Cordova, F. A. Time resolved optical spectroscopy of the eclipsing intermediate polar EX Hydra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87-09-01, 228 (2): 463–481 [2017-02-02]. ISSN 0035-8711. doi:10.1093/mnras/228.2.4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6) (英语).
- Coel Hellier. Cataclysmic Variable Stars: How and Why They Vary. Springer Praxis. 2001. ISBN 1-85233-211-5.
- Brian Warner. Cataclysmic Variable St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54209-8.
- Joseph Patterson, The DQ Herculis Stars. 1994. PASP, 106, 209.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外部链接
编辑- The Intermediate Polars. [May 16,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 Nemiroff, R.; Bonnell, J., eds. (10 November 2003). "An Intermediate Polar Binary Syste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NASA. Retrieved May 16,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