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体又称写经体,是一种与佛经经文相关的汉字书体汉代以降,佛教的传入及佛经的汉化,大量的汉译佛经出现,如来自西域的汉文佛教写经。[1]随着写经制度的完善和汉字本身的发展二线并行,逐渐演化出这种有独特风格的书体。尽管书写的水平参差不齐,但仍不难觅到流畅遒劲、刚健饱满等共性。特别是由于经文内容的连贯,字体具有上下呼应、首尾相顾的整体性,亦是其重要特征。[2]

佛经体

现在佛经体已由多家字型公司或书法家个人开发。如中国书法家任利生凭借自身对佛经的理解及努力,书写的佛经体楷书,已以GBK编码被方正集团收入计算机字库。[3]又如TypeL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现“文悦字库”)依据仪凤元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开发出仪凤写经体[4],其排版不等距的特性较好照顾了佛经体的整体性[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探究“写经体”的源流.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1). 
  2. ^ 唐人写经 雅俗共赏:写经体,可以追溯到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永久失效链接]
  3. ^ 交城书法家任利生“佛经体楷书”将推广运用.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4. ^ TypeLand 儀鳳寫經體.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5. ^ TypeLand 儀鳳寫經體 | 特性.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