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拿督口语member, pangkat)是一个常见于马来西亚的非正式称号,也是在官方上不存在的虚构头衔,一般是对第三等(巴杜卡级)勋章、第四等(成员级)勋章或热心公益奖章(PJK)佩戴者的称谓。“准”常见的解释是“在程度上虽不足够,但仍可当作同类事物对待”,并非表示有关佩戴者“即将成为拿督”。[1][2][3]

另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张庆禄. 名人都想當拿督. 光明日报·评论. 2012-11-24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4). 
  2. ^ 杨欣儒. 看电视还是看电视节目?. 南洋商报·言论. 2010-05-29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3. ^ 文平强. 华社六“怪” (PDF). 华研通讯第二期. 华社研究中心. : 30 [2013-01-08]. [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