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调查

對公眾意見的社會調查

舆论调查又称民意测验民意调查民调(英语:Public Opinion Poll、Opinion Poll、Poll),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与政策的意见和态度,由专业民调公司、媒体或是政府单位进行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网络电话、或书面等媒介对大量样本问卷调查抽样,来尝试在统计学上较为客观、精确地推论社会舆论民意动向。[1][2]

历史

编辑

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哈里斯堡宾州人报(英语:The Harrisburg Pennsylvanian)询问路过的行人要投票给亚当斯或杰克逊,成为民意调查滥觞。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盖洛普成立美国民意调查所,与成功预测1916年、1920年、1924年、1928年与1932年选举结果的“文学文摘”(英语:Literary Digest)同时预测选举结果,结果盖洛普成功预测选举结果,但文学文摘预测失败,盖洛普宣称文学文摘数千万份的庞大读者样本预测失败原因在于:读者严重偏向高收入且对罗斯福总统社会与经济政策高度不满的民众。[来源请求]

意义

编辑

民意调查的意义是为了了解大多数民众的看法、意见、利益与需求,以科学、系统与公正的资料搜集可以代表全部群众(母体)的部分群众(抽样),设计问卷题目后以人工或电脑询问部分民众对特定议题的看法与评价,用抽样出来部分民众的意见与看法来推论目前全部民众意见与看法,衡量社会与政治的状态,并且公布其民意调查媒介抽样方法、信心水准样本数以及样本数与母体数量差距的误差等数据以代表民意。常见的信心水准有95%、99.7%两种,误差值有2%、3%或5%三种,牵涉的抽样数量则介于400、900、1,112、2,500与5,625等抽样数,其中又以信心水准95%,误差值3%,有效抽样数1,112较常用。如何平等的从全部群众中随机选择足够多抽样、具代表性的群众,成为影响民意调查准确性的重要因素。[2][3]

盖洛普对于民意调查的理念:对每个重大议题做民意调查,因为民调是民主的必备要素,我们需要无时无刻都知道民众的意志,因为这样可以将政治还诸于民。[4]

可信度

编辑

由政府进行的政府施政满意度的民意调查可能发生弊端,2008年末在中国十七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江苏省市级民意调查关于施政满意度为94.8%,但事后调查发现为了配合民意调查,政府单位层层宣导要求家里有电话的受访群众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并且有中小学校为了这次民意调查特别放假一天,请学生熟背民意调查标准答案在家中电话机旁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产生没有可信度的民意调查结果。[1]

目前可以验证民意调查正确性的是选举民意调查,因为在民意调查结果可以跟选举完成后的选票数字比较,以验证民意调查的正确性。[2]

通常越接近选举投票的日期所做的民意调查,结果会越接近投票的实际票数分布,在美国1952年到2012年的全国总统大选中,选前各家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平均跟实际投票结果误差在1.5%以内,其中包括采样误差与投票前最后一次民意调查到投票日之间的民意改变动向,代表民意调查数据在美国全国的规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英国脱欧公投两大事件皆显示专业民意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全部民意。[6]

随着时代演进人们生活型态转变,住宅电话的抽样底册涵盖率缩小且拒访率上升,较难接触到年轻族群意见,使用室内电话、移动电话与网络的多元调查方法才能涵盖更多民众,提高民意调查的准确率。[7][8]

误差

编辑

民意调查的误差来源有正确性与民众信任程度、民意调查过程技术面(英语:Interviewing Effect)跟机构效应(英语:House Effect)三种。

正确性与民众信任程度的误差,是因为除了选举投票以外的民意调查,比如政府施政或是政策满意度等都是不可验证的,因此会有一定比例的民众不信任民意调查结果;民意调查机构之间也可能出现从众效应造成大幅度的误差,2015年英国大选所有民意调查机构同时相信工党 (英国)自由民主党 (英国)的胜选几率较高,因此发布的调查结果相当一致,结果却是保守党 (英国)胜选,降低民众对民意调查的信任程度。

过程技术面的误差则是关于抽样不符合统计科学随机性、问卷题目设计有预设立场、采访员的诱导与误导、访问过程的记录与监督不够确实造成舞弊或是数据搜集后的分析方法不够专业都会造成误差。

机构效应则是指政党利用民意调查作为政治攻防工具,设计有预设立场、正面政治宣传或是负面攻击政敌资讯的问卷题目,选择对预设立场有利的抽样母体,只是想用民意调查数据为政党利益背书,因为某些民意调查机构操弄民意造成拒访率较高,损害民意调查公信力。[2][9]

法律

编辑

美国国会会要求民意机构对大众公布抽样与统计方法;由于科技的进步,民意调查已经开始进入移动电话等媒介,但是在美国因为法律规定禁止自动拨号到移动电话,造成民调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后的真实民意。[4]

影响

编辑

公布民意调查的结果也可能影响正在形塑中的民意动向。[10]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袁方等,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网络文献
  1. ^ 1.0 1.1 作者:严行方. 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 香港财经移动出版, 2012. 2012-05-01: 24 [2019-05-07]. ISBN 97898816189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作者:陈义彦,黄纪,洪永泰,盛杏湲,游清鑫,郑夙芬,蔡佳泓,俞振华, 陈陆辉. 民意調查研究.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09-13 [2019-05-07]. ISBN 97895711881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中文(台湾)). 
  3. ^ 林珮婷, 赖以威. 中華民意研究協會(CAPOR). 中华民意研究协会. 2018-01-18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中文(台湾)). 
  4. ^ 4.0 4.1 作者:阮私语. 民意調查能夠拯救民主嗎?. 2016-01-15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中文(台湾)). 
  5. ^ Robert S Erikson,Kent L. Tedin.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Its Origins, Content and Impact. Routledge, 2015. 2015-10-23 [2019-05-11]. ISBN 97813173503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英语). 
  6. ^ 羊正钰. 美國民調專家「一地眼鏡碎」?這才是真實世界的樣貌.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 2016-11-09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中文(台湾)). 
  7. ^ 幾個數據告訴您為什麼民調不準-典通股份有限公司.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中文(台湾)). 
  8. ^ 曾宪立, 洪永泰, 朱斌妤, 黄东益, 谢翠娟. 多元民意調查方法的比較研究 (PDF). 2018-11-22 [2019-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1-11). 
  9. ^ 作者:菜市场政治学共同编辑群. 菜市場政治學. 左岸, 2018. 2018年9月4日 [2019年5月20日]. ISBN 97898657277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20日) (中文(台湾)). 
  10. ^ 作者:千华数位文化,蔡先容,[高普考╱地方特考]. 108年政治學(含概要)關鍵口訣+精選題庫[高普考╱地方特考╱調查局╱國安局]. 千华数位文化, 2018. 2018-11-09: 119 [2019-05-09]. ISBN 97898648753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
民意调查公司
智库民意调查
媒体民意调查
学术机构民意调查
政府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