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镗(1438年—1504年),字子声,号弦菴山东东昌府高唐州恩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郭镗

大明巡抚辽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籍贯 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恩县
字号 字子声,号弦菴
出生 正统三年(1438年)
逝世 弘治十七年(1504年)
出身
  • 成化二年丙戌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山东乡试第十四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七十七名,殿试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历升通政右参议[1]。累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成化十七年(1481年)调抚大同[2]。成化二十年(1484年)二月自调辽东巡抚[3],五月以去年大同贻误战机之罪降射洪县知县[4]

家族 编辑

曾祖父郭仲彬,元达鲁花赤。祖父郭宗贤,赠给事中。父郭麟,曾任按察司佥事[5]

参考 编辑

  1. ^ 《汉籍电子文献数据库-明人传记资料索引》5240:郭镗,字子声,号弦菴,山东恩县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屡陞通政右参议。
  2.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三》:成化十七年三月己亥 调巡抚河南都御史秦纮于宣府巡抚宣府郭镗于大同巡抚大同孙洪于河南
  3.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九》:成化二十年二月戊午朔 调甘肃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玺佩征西将军印镇守大同命中军左都督范瑾佩征西前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甘肃左参将都督同知刘宁充左副总兵协守大同副总兵都督佥事周玺充右副总兵分守大同东路调巡抚辽东右佥都御史左钰于大同巡抚大同右佥都御史郭镗于辽东召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许宁回京。
  4.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二》:成化二十年五月壬寅 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许宁巡抚右佥都御史郭镗镇守内官蔡新俱有罪下狱降官时镗调辽东巡抚宁新被召还京 上以去年大同失机命三法司锦衣卫执宁新于午门前门状锦衣卫即遣人执镗以来于是给事中交章劾奏并劾副总兵周玺游击将军董升等得旨宁新已下狱若辈如何复为言镗至三法司会鞫之以具狱奏有旨宁等俱受边方重托却轻率进兵折损官军致虏贼肆无畏惮剽掠边民情犯深重本当处死姑从轻发落宁镗各降官六级新到任未久降三级宁降羽林左卫带俸指挥同知镗降四川射洪县知县初宁与威宁伯王越更调镇守也郭镗送越行越曰许宁虽经战阵守己抚下然非充驭才朝廷重用之必坏事公其慎之宁至大同因与太监争坐不和每事违拗悻悻自用及闻虏警直纳众言欲出兵于边令偏裨分据要害按伏以待而已与宁屯重兵以遏虏冲宁不从镗曰今虏众必至凡战守机宜公当申明号令以一众志庶有备无患宁曰自古御虏兵无常势人自为战安可预图镗默然犹以其为宿将不知虑但以不和奏调汪直于南京既而虏酋小王子率众大至烽火日夜不绝宁乃遣刘宁董升营于西山周玺屯于怀仁已与镗及蔡新等敛兵城守欲伺虏入掠势分各相机邀击之此固十年来边将邀虏报功之常态也是时虏酋驻边外犹惩往年之败惧不敢入及觇知宁无能为遂入大掠而代王以已庄所被害屡促宁出兵宁犹不听适有人自京来者服色颇异守门卒报云京师行事校尉来矣宁不得已乃与新镗出军去城二里许各率所统兵分为三哨虏见伏精兵于禾稼深处遣骑十余去营约五里角□羊鞍牧马以诱之新麾下见之果禀新驰往掩捕宁将士见之亦曰太监人已获功吾辈反出其后遂相率杨旗驰马而出宁不能禁既至虏骑四合大战将士死者千余人虏亦多死者横尸蔽野宁奔夏米庄镗新疾驰入城刘宁董升闻兵败督众自守虏围之数重几不支军中火器有名大将军者升亟今试之一发震天地落王子帐前人马辟易死者枕籍王子惧适周玺兵至遂引退虏众驱其所掠人畜弥野而去经过西路参将庄鉴等抄掠其余骑乃各以捷闻时当道者皆闻其败以新调汪直王越非计恐责有归所乃谬以调兵未集众寡不敌为辞请降敕奖励之而科道官亦无一人言及者冀宁勉图后效以掩前罪也而宁自夏米庄入城被阵亡之家其妇女号呼诟詈掷以瓦砾萎薾丧气不复有一矢之捷至是月久人心积不能平有以其实上闻者 上怒遂执而罪之并责科道官不早言镗既降道宁之事甚悉且越服之先见宁降后有举将才者每以宁为言欲再起用之甚至有以诸葛亮街亭败绩为比者要皆吠声之徒知慕其人而不知究其实者可叹也赖 今上圣明卒不用庶人心痛愤稍泄云。
  5. ^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