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7麻雀导弹

美军的空对空导弹

AIM-7麻雀美国的一种中程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AIM-7是西方国家美国盟友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间最主要的超视距空战武器。它现在仍在许多国家服役中,但更先进的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正逐步取代它。RIM-7海麻雀是以AIM-7为基础发展的舰载近距离防空导弹美国海军现以海麻雀作船只防空之用。MIM-7则是AIM-7的陆上版。

AIM-7麻雀导弹
AIM-7 Sparrow
F-4G战机,装备的导弹由内至外分别是AIM-7F麻雀导弹、AGM-65A小牛导弹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
类型中程空对空导弹
原产地 美国
服役期间1956年
生产历史
生产商雷神公司
单位成本125,000美元
基本规格
重量510 磅 (231 公斤)
长度12 呎 (3600 毫米)
直径8 吋 (203 毫米)
弹头高爆破片战斗部
AIM-7F/M:40公斤
弹头量88 磅 (40 公斤)

发动机固体火箭
翼展2 呎 8 吋 (813 毫米)
作战范围AIM-7C/D:20海里(32公里)
AIM-7E/E2:28海里(45公里)
AIM-7F/M:31海里(50公里)
速度2.5马赫(AIM-7A/B)
4 马赫 (AIM-7C/F/M)
制导系统半主动雷达制导
发射平台空射、海基、陆射

由于麻雀导弹在1970年代量产的初期版本抗干扰能力不足,美国授权给盟国制造的麻雀导弹会导入该国研发的技术改善抗干扰性能。如英国天闪空对空导弹运用的逆单脉冲寻标器,意大利开发的阿斯派德导弹,他们都对寻标器进行了增强反干扰性能的设计,并增加俯视射击的功能。

北约飞行员使用的无线电简码术语中,称呼发射使用半主动雷达空对空导弹为Fox 1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F/A-18A战斗机发射AIM-7麻雀导弹(1990年)
美国夏威夷空军国民警卫队英语Hawaii Air National Guard的一架F-4C战斗机准备挂载AIM-7E麻雀导弹(1980年)

简介 编辑

AIM-7分成四个主要区段:制导段、战斗部、控制器、火箭发动机(目前使用的是力士MK-58固态火箭助推器)。弹体为长圆柱形,中段与尾段各有四片弹翼。虽然外观尺寸的改变不大,内部组件在改良的过程中已经大幅提升性能。战斗部采用连续杆型式。

与其它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相同,它自身不发射雷达波,而是借由发射平台的雷达波自目标上反射的连续波讯号导向目标。接收器也接收制导雷达的讯号进行比对,以提升反反制能力。

制导原理 编辑

麻雀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导弹的飞机需要利用雷达去照明目标,1950年代的雷达是会转动的牛角状天线的单目标追踪系统,雷达波束会以圆锥形进行扫描。处理过的讯号用来决定最大照明能量的方向,并且指挥天线指向目标的方位。导弹上的高增益天线会以类似的方式追踪反射自目标的讯号,并且控制导弹追击目标,同时导弹会利用朝向后方的天线参考照明波束讯号,以逻辑线路比较两者的讯号之后判断实际上来自目标的反射,借此排除目标使用干扰丝的影响。

发展 编辑

史佩里公司,麻雀I型 编辑

麻雀导弹始于194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海军计划发展一种可被制导的空对空火箭。美国海军在1947年委托Sperry英语Sperry Corporation研发一种使用乘波制导版本、直径5英寸(127毫米)的标准空用火箭(HVAR)。这个武器起初被划分为热点计划(Project Hotshot)的一部分。最初编号KAS-1,之后更改为AAM-2,最后在1948年改为AAM-N-2。弹体由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设计,由于HVAR直径仅5英寸的弹体无法容纳所需电子设备,弹体被增至8英寸(203毫米)。麻雀导弹原型在1947年起进行气动力实验,1952年AAM-N-2原型全备弹首次成功拦截目标。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后,编号AAM-N-2的麻雀导弹在1954年整合在F3D战斗机英语Douglas F3D Skyknight上,测试乘波制导导弹作为夜间战斗机主要武器适性;1956年正式服役,装备在F3H-2M DemonF7U Cutlass上,主要用途为拦截战略轰炸机使用。日后变更代号为AIM-7A

相对于后续型号,麻雀I型更具流线感,外型和子弹相仿,拥有一个细长的战斗部。但严格来说在1950年代中期配发的麻雀I型技术上仍未满足设计目标,受限乘波制导必须由光学装置识别和追踪目标,因此麻雀I型并不具备超视距空战性能,且对高速目标的跟踪效果不好,就中程对空导弹来讲仍相当原始。最后麻雀I型生产了约2000枚。

道格拉斯公司,麻雀II型 编辑

早在1950年代初,道格拉斯的工程师便计划将主动寻标器装上空对空导弹,当时正研发中的AAM-N-2因此独立出另一个主动制导构型的子型号XAAM-N-2a,称为麻雀II型;麻雀II型在1953年正式代号变更为AAM-N-3。后变更代号为AIM-7B

在麻雀I型投入实验服役后,道格拉斯向美国海军推荐继续发展麻雀II型,并有意让麻雀II型成为该公司研发中的F5D战斗机英语Douglas F5D Skylancer主武器;美国海军从1955年起始斥资研制麻雀II型,但隔年F5D计划遭到终止。虽然美军内已经没有本计划的有力支持者,但加拿大在相近时段向美国接洽授权生产麻雀II型。加拿大在1950年代开发CF-105箭式战斗机英语Avro Canada CF-105 Arrow,且为了配合该型机之Astra火控系统遂行长程拦截任务,加拿大飞机公司英语Canadair向美方采购特许制造权,并预定在魁北克省设厂制造。

不过麻雀II型研发对1950年代的技术而言仍无法突破,预定为麻雀II型寻标器核心之AN/APQ-64测距雷达(操作频率K波段)从测试起便被导弹过细的弹体直径给制约,致使该型雷达从未离开工程测试研发阶段;在美军预定配合操作机种终止研发后,麻雀II型计划实际上进入半搁置状态。原先道格拉斯寄望加拿大飞机公司的计划可以为本型导弹开拓生机,但随着箭式战斗机在1959年终止开发后,所有关于麻雀II型的计划均画下句点。

 
一架鹰式战机发射麻雀导弹

雷神公司,麻雀III型 编辑

在1951年,由雷神公司进行中程空对空导弹研发计划,寻标器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美国空军编号AAM-N-6,代号麻雀III型;虽然与前两型代号相同,但技术上只承袭了固态火箭发动机与弹体直径,内在设计上与同时间发展的两款麻雀系列并不互通。而后在麻雀I型量产时,史佩里公司委托的代工厂商也包括了雷神公司,在1956年麻雀I型停产时,雷神公司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早期型麻雀导弹的基础制造知识,并使用公司自有的科技向美军提出麻雀导弹的改良计划。

1955年麻雀II型计划搁置之后,美军将研发资源挹注在雷神公司的麻雀III型方案,1956年原型弹测试结果美军对于其优于麻雀I型的射程及制导可靠度有着较高评价,之后国际间广为人知的麻雀导弹均是由本型号衍生款式。1958年第一批麻雀III型导弹拨交美国海军服役,日后代号变更为AIM-7C

AIM-7D

服役初代号AAM-N-6A,和AAM-N-6相较,改良型使用了聚硫橡胶(Thiokol)液态火箭发动机,提高火箭发动机推力;本型导弹在1959年起量产,1962年获得F-110A(后来的F-4幽灵II战斗机)采用,空军版代号称为AIM-101,计生产7,500枚。

AIM-7E

服役初代号AAM-N-6B洛克丹公司英语Rocketdyne开发了性能卓越的MK-38固态火箭发动机,雷神随即重新将其整合进麻雀导弹内,并将D型寻标器进一步改良,迎头接战射程大幅拉长至35公里(22海里),成为美军技术上首次趋于成熟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同时也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主要使用的空战武器;AIM-7E自1963年量产,计生产了25,000枚。

AIM-7E-2
美国海军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过渡型缠斗导弹 ,1969年量产,并在越南战场使用。AIM-7E-2有个代号称为“缠斗麻雀”,因为它更换了机动力更好的导弹弹翼设计,且飞控电脑拥有2种射击模式,一种是基本射击模式,另一种缠斗模式则会启动一个电子开关,将导弹的最小射程由900米减少至450米,用来近距离缠斗使用。尽管如此,越战的空战纪录中E-2型命中率也只有13%,它的操作故障中主要包括发动机故障、飞控电脑错误导致飞行轨道不稳、引信无法顺利引爆等,最坏的状况是在目标前1千英尺提前引爆,这些问题使得空军飞行员在使用麻雀导弹时需要让4架战机同时开火,增加命中率。
 
小鹰号航空母舰上的海麻雀(RIM-7)防空导弹发射箱,正在用人力进行卸装。
AIM-7E-3
改进引信可靠度,
AIM-7E-4
更换改良版寻标器,并与F-14雄猫式战斗机整合
AIM-7F

1972年1月开始量产,1981年停产,在越战末期投入的改良版本麻雀导弹。它使用了Aerojet Mk-65或Hercules MK-58双推力固态火箭发动机,理论最长射程延长至70公里。固态电子零件替换原本的真空管,并换装性能更好也更紧致的AN/DSQ-35固态电子制导与控制电脑,受益于小型化导弹电脑,使导弹的MK-71战斗段安装了更重的WAU-10/B战斗部(39公斤)。从F型后的麻雀导弹,与新开发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完成整合介接。

AIM-7G

一款在1970年代开发为了与F-111D配合的型号,更换寻标器,但因为该型战机的航电系统问题丛生,因此在少量生产原型弹后计划取消。

RIM-7H

H型没有空用板,为海麻雀导弹的专属型号,为北约海麻雀导弹计划的初期量产型,1973年开始量产。它是以F型为基础改良,更换折叠型弹翼以配合更为轻盈的Mk-29导弹发射器。

AIM-7M

目前主要服役的麻雀导弹型号,1982年起量产;外观及推进段承袭F型,但更换新型号战斗部,并大幅改善寻标器妥善率及抗干扰效果;M型配备了数字化单脉冲寻标器,在严重电子干扰的环境中、恶劣的天气之下仍然可以击中目标,采用全固态化微处理技术,对付地面和海面上的低空目标性能大大提高,操纵灵活、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能对付多个目标

AIM-7P

为过渡型号,改进了制导电子零件,采用新的引信和电脑加强导弹的性能

AIM-7R

最后的麻雀改良型,以AIM-7P Block II导弹为基础改良;在改善既有的半主动雷达寻标器以外,并在战斗部增装了红外线寻标器,除了提高制导精度,理论上在终端追踪目标时可具备发射后不管效能;R型在1988年开始研制,1992年原型开始测试,1993年试射成功。 因冷战结束,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性能趋于稳定,美军终止了R型麻雀开发计划,1997年计划取消。

麻雀X型 编辑

美军编号AAM-N-9,原定于1958年研发,计划将麻雀导弹比照美国空军的MB-1精灵核子空射火箭规格,整合W42核弹英语W42;不过随着W42研发计划在1961年终止,本型导弹也没有正式进入工程研发阶段。

外国版本 编辑

意大利 编辑

中国 编辑

1980年代中期,中国从意大利采购了少量的蝮蛇 Mk 1导弹,随后与阿勒尼亚(Alenia)公司签署授权生产协定。1989 年,中国以意大利提供的零组件自行生产第一批蝮蛇 Mk 1 导弹,解放军称为A弹。由于1989年6月发生的“六四天安门”事件,欧洲国家决议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以为制裁,使得中国无法取得蝮蛇导弹零组件。

1990 年代早期,上海第二机械电子设计局被赋予生产性能更佳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之任务。结合红旗-61近程防空导弹弹体与蝮蛇导弹的单脉冲半主动雷达寻标器,第二局成功的研发了被定名为霹雳11导弹。一些西方观察家将霹雳11与霹雳-10导弹混淆。

已知的霹雳11与其衍生型包括:

  • PL-11 - 以 HQ-61C 与蝮蛇Mk1导弹技术为基础的中程空对空导弹。1990年代与歼8II开始进行匹配测试,直到2002年更换1491型雷达的歼8D才完成全部验收测评。出口型称为 FD-60。
  • PL-11A - PL-11 的改进型,拥有更长的射程,更具威力的战斗部与性能更佳的寻标器。新寻标器只需在导弹飞行过程的末期由机载雷达进行制导即可。
  • PL-11B - 由607所研制,PL-11主动雷达版本,配有 AMR-1 主动雷达归向寻标器,未服役。
  • LY-60 - 被称为“中国版本的海麻雀导弹”,做为海军舰艇的防空武器。曾出售给巴基斯坦,但并未进入中国解放军海军服役。据传曾有发展垂直发射型版本的计划,海红旗16量产后这个计划基本上已经终止,亦无推出外销方案。

英国 编辑

英国宇航公司(British Aerospace, BAe)在 1970 年代取得 AIM-7E2 导弹科技的权利许可,用以生产天闪(Skyflash)导弹。天闪导弹采用马可尼(Marconi)公司制造、经过电子元件升级改良的 XJ-521 单脉冲半主动寻标器。动力装置原采用航天推进公司(Aerojet)的 Mk52 Mod 2 火箭发动机,后来改用洛克达因(Rocketdyne)公司的 Mk38 Mod 4 火箭发动机。天闪导弹于 1976 年进入英国皇家空军服役,并配备于幽灵F3式战斗机上,接着被龙卷风F3 ADV 式防空截击机采用为制式武器。天闪导弹也曾出口至瑞典,配备于 Saab 37 维京式战斗机上。

英国宇航公司与汤姆笙-CSF(Thomson-CSF)公司曾计划为天闪导弹改装一具主动雷达寻标器,改装后的天闪导弹称为“主动天闪”,然而因英国皇家空家计划采用其他导弹,因此并未投资该计划,使“主动天闪”导弹发展计划胎死腹中。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