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病毒/Selected article/7

乙肝
乙肝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急性或慢性发炎之疾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潜伏期,可从30天至180天不等,平均约75天。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少数人会有急性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状,通常持续数周之后即会消退,极少数会造成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婴儿经由母亲垂直感染乙型肝炎后,有90%的几率成为慢性乙型肝炎带原者;而5岁后才感染乙型肝炎者,长大后只有不到10%会成为慢性带原者。虽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没有症状,但却有机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病毒传染途经为接触到受感染的血液体液,特别由血液感染占最大宗。在乙型肝炎盛行区,母婴垂直传染英语Vertic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以及儿童时期接触传染为感染族群的大宗。相较之下非乙肝盛行区,此疾病的传染途经则主要为共用静脉药物注射针头,消毒不完全的牙科医疗、刺青、纹眉、穿耳洞等。乙型肝炎病毒几乎完全不会借由握手、共用餐具、接吻、拥抱、咳嗽、喷嚏或哺乳等方式传染。自1982年乙型肝炎疫苗问世之后,人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首日施打第一剂,接着需定期完成第二剂或第三剂甚至更多的接种,方能获得最佳的疫苗保护力,估计可达95%。据估计,全球每三人当中,就会有一个人曾经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其中约有2.4亿至3.5亿人会转变成慢性肝炎。估计每年因乙型肝炎死亡的人数约为75万。2006年中国人口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在亚洲东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已有成为地方性流行病之趋势,约有5至10%的成年人为带原者,而在欧洲以及北美洲,带原的比例降为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