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里里

中華民國高雄市大社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中里里位于大社区之南,是高雄市大社区辖下的行政区。[1]面积0.22平方公里,行政区包含16邻,1,364户,3,606人(至2021年10月止)。[2]

中里里
旧称:林仔边
地图
坐标:22°43′07″N 120°21′38″E / 22.718508°N 120.360616°E / 22.718508; 120.360616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高雄市
乡镇市区大社区
区划16邻
面积
 • 总计0.22平方公里
人口(2021年10月)
 • 总计3,606人
 • 密度16,390.91人/平方公里
 • 户数1,364
 性别比:表达式错误:无法识别标点符号“,”。
(男性1,860人,女性1,746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64000160008

地理

编辑

中里里位于大社区之南,现有面积0.22平方公里,村落聚落原称“林仔边”,日治时代设置“林子边”大字,1951年大社乡成立时,将村名林子边改为中里村,原因为大社乡就属“观音中里”,各取“观音”、“中里”为村落名称,本地为日治时代仁武庄(大社、仁武两区之地)的地理中心位置,故以中里命名。[1]

聚落历史

编辑

本里东缘为观音山尾端的丘陵地,有不少残留的圳道、埤塘分布于本里东南的浅丘、山边地带,见证农业时代土地垦殖的艰辛历史。

本里北边为“卢厝”所在地附近,开基祖为明郑时期来台的卢关,祖籍广东潮州府肴平县大埔口。卢姓为大社区第七大姓,本里最大姓氏宗族,战后初期卢姓人口约占本里人口之半数。

清代乾隆年间水利开发总督埤,总督二字据传闻有闽浙总督到台湾巡视旱田状况,路过此地命人疏通以利灌溉,故名。[1]

教育

编辑

本里于日治时代曾设有“仁武公学校”,1924年日人将仁武第一公学校与三奶坛的第二公学校撤销,合并设立仁武公学校。1938年四月决定仁武大社分离独立设校,后为大社国小前身。[1]

现今本里学区规划于观音国小。[3]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

编辑

承天宫

编辑

当地人称王爷庙,本庙创立于1976年,主祀温府王爷,共有五尊,副祀观音注生娘娘福德正神中坛元帅,现有宋江阵与大鼓阵于庆典时参与活动。[4]

嘉隆宫

编辑

主祀神为福德正神,陪祀神为中坛元帅济公禅师玉皇大帝观音佛祖关圣帝君齐天大圣等众神祇,创建年代不详,至1984年重修。

该庙位早期雨季道路时常积水使交通断绝,唯独庙址所在地无积水可以通行,村民视为神迹,找一块高约一尺二的予以敬拜,现供奉在神龛上。 据传刚开始祭拜此土质硬块时,只有盖一面约二尺高的短墙靠着,前面摆个香炉,后经三次整修,现庙门两侧各有一颗榕树,信徒并以“松公”名义加以祭祀。[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地名資訊服務網. 内政部. 2015-12-15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2.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高雄市政府. 2021-10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3. ^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2021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4. ^ 承天宮-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0-05-27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5. ^ 嘉隆宮-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0-05-27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3).